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将该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北半球)某一晴天一昼夜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图乙所示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本实验研究中某因素变化情况的是 。
(2)图乙曲线表明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少,原因是虽然此时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 (强或弱),但是光合作用在逐渐 。
(3)曲线表明中午12 h左右光照最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反而下降(“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分析为:由于光照过强,植物的 作用过强,使植物失水过快,一方面植物适应性调节气孔关闭,导致 ,暗反应受阻,进而使光反应受阻;另一方面由于缺水,使光合产物不能及时运走,积累在叶肉细胞内,阻碍了光合作用。
(4)某同学以实验测量小室内气压变化表示小室内氧气变化,他最可能的依据是小室内 量保持不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呼吸作用消耗O2,因而小室内气压的变化主要由O2引起,若要该假设成立,则必需忽略物理因素及大豆幼苗 (生理过程)产生的气压变化。
(5)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曲线乙中a点将向 移。理由是:缺镁导致 不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较少,要达到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则需 (增大或降低)光照强度。
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将该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北半球)某一晴天一昼夜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图乙所示曲线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9:54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3-09 02:04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3-09 02:21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内容。(1)由题意以及甲、乙两图可知,小室内从6点开始光照,18点时无光照,温度也会随之变化,因为装置中有饱和NaHCO3溶液,能维持小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BCD正确,而氧气从8点到16点增加,A错。(2)6~8h时,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从而导致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光照强度在逐渐增强,从而光合作用在逐渐增强。(3)12 h左右光照最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反而下降,这是因为由于光照过强,植物的蒸腾作用过强,使植物失水过快,一方面植物适应性调节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来源受阻,暗反应受阻,进而使光反应受阻;另一方面由于缺水,使光合产物不能及时运走,积累在叶肉细胞内,阻碍了光合作用。(4)若以实验测量小室内气压变化表示小室内氧气变化,这最可能的依据是小室内二氧化碳量保持不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呼吸作用消耗O2,因而小室内气压的变化主要由O2引起。若要该假设成立,则必需忽略物理因素及大豆幼苗蒸腾作用产生的气压变化。(5)因为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叶绿素的合成受影响,光的补偿点增大,则曲线乙中a点将向右移。要达到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则需增大光照强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3-09 03:09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