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食不言,全文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8 10:34
  • 提问者网友:wodetian
  • 2021-03-08 04:15
食不言,全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3-08 04:55
食不语,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译文
当你在嘴里咀嚼东西时不要说话。当你进入睡眠状态时,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噪音并给别人发出声音。虽然你正在吃浓米和蔬菜汤,但你必须首先牺牲一个牺牲,所以要像你禁食时一样尊重和认真。
垫子放置不正确,不要坐。举行乡镇饮酒仪式后,必须先等老人先出门然后出门。当他们家乡的人举行仪式来抵御疫情时,[孔子]总是穿着和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孔子]要求别人在其他附庸国迎接朋友,他们必须鞠躬敬拜两次,并送走他们所关心的人。




扩展资料:
突出思想
当你在嘴里咀嚼东西时不要说话。当你进入睡眠状态时,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噪音并给别人发出声音。孔子谈到的一些规则或习惯。他总是要求自己成为一个绅士的标准,所以他不能超越仪式。
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日常行为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不语,寝不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3-08 07:19
“食不言,寝不语”。查了下,出自孔子的《论语》。找到一篇论语电子版,却查到应该是:“食不语,寝不言”,出自《论语·乡党》。 是食不言,寝不语 。寝是睡的意思 中国有句古话叫“食不言、寝不语”,说的是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到消化。:「食不言,寝不语」,睡前唠叨不绝会使思绪兴奋,不得安宁,因而影响入睡。
  • 2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3-08 05:46
出自:孔子及孔子的学生《论语·乡党》,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译文: 嘴里嚼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声音吵到别人。虽然是吃粗米饭蔬菜汤,也一定先要祭一祭,一定要像斋戒时那样恭敬严肃。 席子摆放不端正,不要坐。在举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先走出去,自己才出去。本乡的人们举行迎神赛会驱疫逐鬼仪式时。 (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立在东面的台阶上。(孔子)托别人代为问候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时,要躬身下拜,拜两次,送走所托的人。 扩展资料: 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不逾礼。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那么,日常行为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人物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 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