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07:41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4-06 06:57
阅读下文,回答(1)—(4)题。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  存在主义者认为:一个人只有从所有的社会角色中撤出,并且以“自我”作为一个基地,对这些外铄的角色作出内省式的再考虑时,他的“存在”才开始浮现。中国人则认为:“人”是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的——他是所有社会角色的总和,如果将这些社会关系都抽空了,“人”就被蒸发掉了。因此,中国人不倾向于认为在一些具体的人际关系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人格”。这种倾向,很可能与中国文化中不存在西方式的个体灵魂观念有关。有了个体灵魂的观念,就比较容易产生明确的“自我”疆界。  中国人对“人”下的定义,正好是将明确的“自我”疆界铲除的,而这个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亦即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在传统中国,这类“二人”的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这种对“人”的设计下,孤零零的“个人”——亦即是不受任何人伦与集体关系“定义”的个体——就变成了很难设想之事物。  一般中国人的常态既然是用渠道化的“二人”关系去定义任何一个“个体”,因此就倾向于把单个的“个体”当作是没有合法性的。由此延伸,“局部”的利益在“整体”面前也是没有合法地位的。这种倾向,可以在孟子回答梁惠王的问话中,找到经典性的表达方式:“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士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显然,中国文化是把单个的“个体”设计成为一个“身”,而主流的文化意识则将“利吾身”视为不正当的行为。在中国文化里,既然没有个体“灵魂”的设计,因此,将“个人”只当作是一个没有精神性的肉体,是很顺理成章之事。这并非说中国人没有精神形态,不过,中国人的精神形态却是由这个“身”散发出去的“心”之活动,亦即是克服人我界限的“由吾之身,及人之身”的心意感通。换而言之,中国人“个体”的精神形态,必须在别人“身”上才能完成,因此,仍然是符合了“仁者,人也”的定义。  “心”的表现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照顾与关怀,而这种照顾与关怀的对象就是彼此的“身”。中国人认为:“个体”只有在一个包含人与我的“人情的磁力场中”才能自我完成。既然中国人的“个体”是必须被“二人”一对的关系扣住的,而“二人”之间才会有“心意”,因此,不受人情制约的“一人”之心意就会被当作“一意孤行”,不受“二人”之“心”制约的心,也很容易变成“私心”。(1)举出汉语中带“身”字的词语若干,并分析这些词语中“身”字的含义。(“身”的本义是什么?在这些词语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它们都用“身”来指称?)例如:出身、自身、亲身、翻身、献身、身教、修身、终身、身先土卒、以身作则、身不由己、人身攻击、安身立命、身体力行、三省吾身、明哲保身等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作者说,“不受任何人伦与集体关系‘定义’的个体——就变成了很难设想之事物”,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文化似乎对“个人”充满恐惧和怀疑,你能不能从日常词汇中举一些例子来佐证这个结论?(比如,“孤芳自赏”就是一个贬义色彩很重的词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别人是怎么“关心”你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等,他们关心过你吗?怎么关心的?关心什么?(比如,过问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他们的关心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么看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雾月
  • 2021-04-06 07:49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4-06 08:27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