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氢原子理论的三条假说?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16:08
- 提问者网友:椧運幽默
- 2021-02-21 18:36
玻尔氢原子理论的三条假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猎心人
- 2021-02-21 19:46
N.玻尔首创的第一个将量子概念应用于原子现象的理论。1911年E.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这一模型与经典物理理论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原子将不断辐射能量而不可能稳定存在;原子发射连续谱,而不是实际上的离散谱线。玻尔着眼于原子的稳定性,吸取了M.普朗克、A. 爱因斯坦的量子概念,于1913年考虑氢原子中电子圆形轨道运动,提出原子结构的玻尔理论[1]。理论的三条基本假设是: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的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这些状态叫定态。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的运动是一种驻波形式的振动。
②跃迁假设:原子系统从一个定态过渡到另一个定态,伴随着光辐射量子的发射和吸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来决定,即hν=|E初-E末|
③轨道量子化: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只有电子在轨道上的角动量满足下列条件的轨道才是可能的:mvr=nh/(2π) (n=1,2,3…) 式中的n是正整数,称为量子数。
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的应用
⑴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的半径
设电子处于第n条轨道,轨道半径为(rn),根据玻尔理论的轨道量子化得
m(vn)(rn)=mvr=nh/(2π) (n=1,2,3…)①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时,由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来提供向心力,所以有
m(vn)^2/(rn)=1/(4πε0)*[e^2/(rn)^2]②
由①②式可得(rn)=ε0h^2*n^2/(πme^2) (n=1,2,3…)
当n=1时,第一条轨道半径为r1=ε0h^2/(πme^2) =5.3*10^-11(m),其他可能的轨道半径为(rn)=r1,4r1,9r1,25r1…
⑵氢原子的能级
当电子在第n条轨道上运动时,原子系统的总能量E叫做第n条轨道的能级,其数值等于电子绕核转动时的动能和电子与原子的电势能的代数和
En=1/2*m*(vn)^2-e^2/(4πε0(rn))③
由②式得1/2*m*(vn)^2=e^2/(8πε0(rn))④
将④式代入③式得En=-me^4/(8(ε0)^2h^2n^2)⑤
这就是氢原子的能级公式
当n=1时,第一条轨道的能级为E1==-me^4/(8(ε0)^2h^2)=-13.6eV.其他可能轨道的能级为En=E1/n^2=-13.6/n^2(eV)(n=2,3,4…)
由轨道半径的表达式可以看出,量子数n越大,轨道的半径越大,能级越高.n=1时能级最低,这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为基态,n=2,3,4,5…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⑶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中的电子从较高能级(设其量子数为n)向较低能级(设其量子数为m)跃迁时,它向外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En-Em=-me^4/(8(ε0)^2h^2)(1/n^2-1/m^2)
由于c=λν,上式可化为1/λ=me^4/(8(ε0)^2h^2)(1/m^2-1/n^2)
将上式和里德伯公式作比较得R=me^4/(8(ε0)^2h^3c)=1.097373*10^7m^(-1)
这个数据和实验所得的数据1.0967758*10^7m^(-1)基本一致,因此用玻尔理论能较好的解释氢原子的光谱规律,包括氢原子的各种谱线系.例如: 赖曼系、巴尔末系、帕邢系、布喇开系等的规律。
但是玻尔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方面,它在解决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引入了量子化的观念,但同时又应用了“轨道”等经典概念和有关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等牛顿力学的规律,实际上牛顿力学在微观领域是不适用的。因此,除了氢光谱之外,玻尔理论在其他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20世纪20年代诞生了量子力学。在量子力学中,玻尔理论中的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机会最多的地方。量子力学以全新的观念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在涉及微观运动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的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这些状态叫定态。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的运动是一种驻波形式的振动。
②跃迁假设:原子系统从一个定态过渡到另一个定态,伴随着光辐射量子的发射和吸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来决定,即hν=|E初-E末|
③轨道量子化: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只有电子在轨道上的角动量满足下列条件的轨道才是可能的:mvr=nh/(2π) (n=1,2,3…) 式中的n是正整数,称为量子数。
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的应用
⑴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的半径
设电子处于第n条轨道,轨道半径为(rn),根据玻尔理论的轨道量子化得
m(vn)(rn)=mvr=nh/(2π) (n=1,2,3…)①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时,由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来提供向心力,所以有
m(vn)^2/(rn)=1/(4πε0)*[e^2/(rn)^2]②
由①②式可得(rn)=ε0h^2*n^2/(πme^2) (n=1,2,3…)
当n=1时,第一条轨道半径为r1=ε0h^2/(πme^2) =5.3*10^-11(m),其他可能的轨道半径为(rn)=r1,4r1,9r1,25r1…
⑵氢原子的能级
当电子在第n条轨道上运动时,原子系统的总能量E叫做第n条轨道的能级,其数值等于电子绕核转动时的动能和电子与原子的电势能的代数和
En=1/2*m*(vn)^2-e^2/(4πε0(rn))③
由②式得1/2*m*(vn)^2=e^2/(8πε0(rn))④
将④式代入③式得En=-me^4/(8(ε0)^2h^2n^2)⑤
这就是氢原子的能级公式
当n=1时,第一条轨道的能级为E1==-me^4/(8(ε0)^2h^2)=-13.6eV.其他可能轨道的能级为En=E1/n^2=-13.6/n^2(eV)(n=2,3,4…)
由轨道半径的表达式可以看出,量子数n越大,轨道的半径越大,能级越高.n=1时能级最低,这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为基态,n=2,3,4,5…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⑶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中的电子从较高能级(设其量子数为n)向较低能级(设其量子数为m)跃迁时,它向外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En-Em=-me^4/(8(ε0)^2h^2)(1/n^2-1/m^2)
由于c=λν,上式可化为1/λ=me^4/(8(ε0)^2h^2)(1/m^2-1/n^2)
将上式和里德伯公式作比较得R=me^4/(8(ε0)^2h^3c)=1.097373*10^7m^(-1)
这个数据和实验所得的数据1.0967758*10^7m^(-1)基本一致,因此用玻尔理论能较好的解释氢原子的光谱规律,包括氢原子的各种谱线系.例如: 赖曼系、巴尔末系、帕邢系、布喇开系等的规律。
但是玻尔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方面,它在解决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引入了量子化的观念,但同时又应用了“轨道”等经典概念和有关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等牛顿力学的规律,实际上牛顿力学在微观领域是不适用的。因此,除了氢光谱之外,玻尔理论在其他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20世纪20年代诞生了量子力学。在量子力学中,玻尔理论中的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机会最多的地方。量子力学以全新的观念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在涉及微观运动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2-21 20:53
这本书我也学过,特意帮你找了一下,在P26页的2.3节就有提及,帮你总结了一下:1.频率条件:hv=En-Em=(-hcR/n^2)-(-hcR/m^2)=hcR/m^2-hcR/n^2 物理意义:左边hv是每次发光的能量,右边必然是能量,是原子发光前后的能量差,En、Em分别是原子发光前后的能量:2.定态假说: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分立轨道上绕核运动,这时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是并不辐射电磁能量,每个轨道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定态。3.角动量量子化假说:原子中能够实现的电子轨道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L=mvr=n?? (n=1,2,3,…) 即: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只能取??的整数倍。 ****Lost手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