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信贷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有哪些?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10:22
- 提问者网友:蔚蓝的太阳
- 2021-02-08 00:15
国有企业信贷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2-08 00:51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财政渠道划拨,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财政与银行的职责分工有了较大的调整: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已从依靠财政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银行。80年代中期,财政已基本不向企业增资,以前未拨足的流动资金也不拨付了。企业实际上只能依靠贷款而发展,因为除了银行贷款这一渠道外,不存在其他的融资渠道。我国经济已从“计划—财政主导”进入“银行融资推进”的发展阶段。由于企业借贷没有内在的约束机制,因此一部分企业借贷的规模越来越大。即便是原来自有资本比较多的企业,由于80年代以来的扩张中过分依赖银行借贷,把银行贷款当作股本投资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债务与自有资本比例过大。
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对银行的极大依赖性,在银行主导型融资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国有企业难以清偿的巨额债务和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对银行系统而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是形成信贷风险从而促使银行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高的不良资产比例意味着很大部分的居民储蓄已找不到对应的实物资本,或者说已经损失掉,同时也意味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一旦触发信用危机,整个银行系统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可见,国有企业融资的低效率,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亏损,国有企业的规模越大,占GDP的比例越高,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呆坏帐越多。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破产机制,现行的资产重组的结果可能是好企业被低效率企业拖垮。从整个规模上看,就是国有经济即由国有银行所连通的国有企业的全体效率累积性的恶化。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种传递机制:
首先,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运作存在严重缺陷。
有资料表明,1998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60%,流动资金的90%来自银行贷款,这种垄断性的单一间接融资形式必然使国有企业越来越依赖银行资金的支持,也使我国银行资金配置格局存在严重缺陷,如1996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率为96 62%,国有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占主要风险资产(贷款)的比重为4 52%,这种高负债的信用业务是建立在高度的公众信任基础上的,当公众信任度下降时首先遇到的最大冲击是存款挤提。大规模的存款挤提将使银行破产倒闭。中央银行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来提高银行系统资产的流动性。
同时,在资产项目构成中,各项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80%左右,而同业存放、购买国债合计仅占3%—5%,消费信贷、不动产抵押贷款还是空白。
相比之下,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全部商业银行总合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10%为消费贷款,30%为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有担保的个人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以无担保贷款为主体的资产结构,无疑加大了自身的风险。现实情况说明,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这样一种融资格局,使得国有企业饥不择食的“饱餐”银行资金,根本不讲究融资质量,更谈不上通过融资去优化配置,极大地扭曲了银企关系,使银行资金配置全部投向国有企业这个大锅。一旦国家实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企业资金就立刻紧张起来,并由此产生程度不同的生产滑波,引起经济运行比较大的波动。
其次,由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赖于运行的微观经济主体———国有企业仍然在低效运行,从而影响了商业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
可见,投资供求只有与效率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供求则将效率准则排斥在外,大量资金流向无效率和低效率的企业,形成了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坏帐。尽管我国的储蓄率很高,可供资金很多,但是,由于特殊体制导致了投资供给和产出的不对称性,大量资金流向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有企业融资效率急剧下降,基本上丧失了偿债能力。1998年亏损比利润高出近一倍,国有企业几乎不可能通过增长来弥补亏损,仅1998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就向银行转嫁了4800亿元不良资产,使银行体系中泡沫的压力越来越大。金融资源的配置继续被大大扭曲。只生产30%产值的国有企业占有70%以上的信贷,而生产70%以上产值的非国有企业贷款一直极为困难。
国有企业由于效率低下,必然是借了就坏,坏了再借,自己坏债累累,最终拖垮银行,导致信贷萎缩。微观问题传递和集中到宏观上来。
总之,国有商业银行既要满足国有企业简单再生产资金需求,又要解决国有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需求,以维护国有企业的低效率运转。在国有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亏损额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是很难完成按照“安全性”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基本机理是:企业融资高负债低效率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风险增大中央银行超发货币通货膨胀上述风险转移形成一个有序流动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对银行的极大依赖性,在银行主导型融资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国有企业难以清偿的巨额债务和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对银行系统而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是形成信贷风险从而促使银行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高的不良资产比例意味着很大部分的居民储蓄已找不到对应的实物资本,或者说已经损失掉,同时也意味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一旦触发信用危机,整个银行系统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可见,国有企业融资的低效率,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亏损,国有企业的规模越大,占GDP的比例越高,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呆坏帐越多。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破产机制,现行的资产重组的结果可能是好企业被低效率企业拖垮。从整个规模上看,就是国有经济即由国有银行所连通的国有企业的全体效率累积性的恶化。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种传递机制:
首先,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运作存在严重缺陷。
有资料表明,1998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60%,流动资金的90%来自银行贷款,这种垄断性的单一间接融资形式必然使国有企业越来越依赖银行资金的支持,也使我国银行资金配置格局存在严重缺陷,如1996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率为96 62%,国有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占主要风险资产(贷款)的比重为4 52%,这种高负债的信用业务是建立在高度的公众信任基础上的,当公众信任度下降时首先遇到的最大冲击是存款挤提。大规模的存款挤提将使银行破产倒闭。中央银行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来提高银行系统资产的流动性。
同时,在资产项目构成中,各项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80%左右,而同业存放、购买国债合计仅占3%—5%,消费信贷、不动产抵押贷款还是空白。
相比之下,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全部商业银行总合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10%为消费贷款,30%为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有担保的个人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以无担保贷款为主体的资产结构,无疑加大了自身的风险。现实情况说明,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这样一种融资格局,使得国有企业饥不择食的“饱餐”银行资金,根本不讲究融资质量,更谈不上通过融资去优化配置,极大地扭曲了银企关系,使银行资金配置全部投向国有企业这个大锅。一旦国家实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企业资金就立刻紧张起来,并由此产生程度不同的生产滑波,引起经济运行比较大的波动。
其次,由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赖于运行的微观经济主体———国有企业仍然在低效运行,从而影响了商业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
可见,投资供求只有与效率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供求则将效率准则排斥在外,大量资金流向无效率和低效率的企业,形成了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坏帐。尽管我国的储蓄率很高,可供资金很多,但是,由于特殊体制导致了投资供给和产出的不对称性,大量资金流向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有企业融资效率急剧下降,基本上丧失了偿债能力。1998年亏损比利润高出近一倍,国有企业几乎不可能通过增长来弥补亏损,仅1998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就向银行转嫁了4800亿元不良资产,使银行体系中泡沫的压力越来越大。金融资源的配置继续被大大扭曲。只生产30%产值的国有企业占有70%以上的信贷,而生产70%以上产值的非国有企业贷款一直极为困难。
国有企业由于效率低下,必然是借了就坏,坏了再借,自己坏债累累,最终拖垮银行,导致信贷萎缩。微观问题传递和集中到宏观上来。
总之,国有商业银行既要满足国有企业简单再生产资金需求,又要解决国有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需求,以维护国有企业的低效率运转。在国有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亏损额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是很难完成按照“安全性”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基本机理是:企业融资高负债低效率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风险增大中央银行超发货币通货膨胀上述风险转移形成一个有序流动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2-08 01:08
自2002年以来的3 年中,我国对外贸易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2004年底业已突破11,000亿美元。这一突破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加速我国对外经贸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在建设贸易强国进程中,外经贸发展将面临诸多新形势。外贸经营主体将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外经贸的金融政策支持和服务以及在竞争加强的对外贸易中,加强引导协调,出口信贷保险从中能都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市场多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资本性货物出口和海外投资比重将逐步加大,贸易摩擦将更加复杂和剧烈。在万象更新的形势下,出口信贷保险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一、出口信贷保险所发挥的功能 出口信贷保险之所以能够被各国政府所重视,在各国贸易发展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被wto所接受,主要取决于其既能充分体现政策导向,又符合市场化原则的特征。出口信贷保险在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中所发挥的功能有: (一)风险保障功能。企业在从事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着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就最大限度的为企业提供了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外部风险保障,为出口企业的稳定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也为国家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出口促进功能。一是对出口的直接促进功能。由于出口信贷保险为出口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渠道,因此,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选择优质贸易伙伴,更加大胆的开拓新兴市场,以更加灵活的结算方式、交易手段提升竞争力,从而扩大贸易规模、抓住贸易机会。二是融资支持功能。通过这一功能,出口信贷保险拉动了商业资金对出口的支持,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政策导向功能。出口信贷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工具,通过倾向性的保险政策和灵活的费率机制有针对性地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这些功能对促进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正是由于具有以上的功能特性,出口信用保险自产生以来,对促进各国的外向型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贷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出口信贷保险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我国推进贸易强国的进程中,出口信贷保险是举足轻重的。 二、我国出口企业对风险防范的缺陷和不足 我国出口企业在出口信贷风险防范方面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原因无法或不能正常的发挥信用能力,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以我国金融机构为主的出口信贷保险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这使得民营企业在经营中时刻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而无力化解,从而导致了同样的出口信用风险给我国企业带来较大的振荡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 (一)我国企业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普遍缺乏。 (二)我国银行在向出口企业提供信用支持和融资便利方面尚有诸多不足。其体现在贸易融资义务的风险控制要求过于严格。我国银行主要从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授信制度两个方面限制企业贸易融资义务的进入门槛。 (三)政策性金融手段还未完全融入国际贸易结算。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整体水平不高,也是制约我国出口企业国际贸易结算的因素,因此也阻碍了我国贸易强国的建设。 针对以上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所面临的新形势及我国出口信贷保险在防范上普遍面临的缺陷,在认清出口信贷保险的诸多功能的前提下,我国出口企业在其内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用中介在企业出口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我国银行应全面响应出口企业的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三、促进三个调整,支持一个突破 在推进我国贸易强国建设中,出口信贷保险发挥作用主要应体现为“促进三个调整,支持一个突破”。即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方向调整、促进外贸商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市场结构调整和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全面突破。 (一)促进贸易方向调整。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较大,贸易方式结构不合理。与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相比,加工贸易实际上是研发和市场“两头在外”,所拥有的是价值联中较为贫瘠的加工环节,在贸易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于出口信贷保险而言,无论是从政策取向,还是贸易方式的风险特征考虑,都将全力扩大对一般贸易出口的支持,以大促进贸易方式改善的目的。 (二)促进外贸商品结构调整。出口信贷保险要加大对商品出口的支持力度,既要加大对高科技产品的支持力度,还要积极支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三)促进出口市场结构调整。出口市场的单一和集中,不仅造成我国出口产品的内部竞争,难以形成有力的价格水平,而且所面临的反倾销压力也越来越大,风险显著增加。因此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将市场多元化战略与周边经贸战略结合起来,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往与合作。 (四)全面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要求我国经济发展中心必须逐步由“走进来”转向“走出去”。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