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对生活的认识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9 05:05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4-29 01:24

积极向上的,对生活的感悟的诗 越多越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4-29 02:22
明天的希望 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4-29 08:28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本来都是言情话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二境界的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 2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4-29 07:43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有的人庸庸碌碌,一生无为,有的人不断进取,功成名就,有的人苟且偷生,遗臭万年;有的人献身正义,流芳百世。正是这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构成了五彩缤纷、纷繁复杂的人生画卷。千百年来,无数哲人对人生的经历进行过探讨,有的人歌颂人生的美好,有的人感叹人生的渺茫,有的人赞美人生的价值。这些关于人生的理论不乏真知灼见,有的甚至闪射着真理的耀眼光辉,但却没有人得出科学完整的结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出了人生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认为,人生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历程,他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过程,涉及到人的工作、学习、恋爱、友谊等广泛的生活领域,包含着欢乐与痛苦、幸福与悲伤、光明与黑暗、顺利与曲折、友善与敌意、美好与丑恶等丰富而具体的内容。 1、人生是个体生命活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辩证统一 人生,从狭义来说,表观为个体生命活动的有限旅程。“人生自古谁无死”,每一个生命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历程,离开了个人的生命活动,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抽象。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了2年版,第24页)任何个人的人生都是无限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总是有限的。但是从广义来说,人生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无限发展过程。人是社会的人,人生中个体的生命活动,不是一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个人与他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过去生命的延续、未来生命的开端和同时代生命的组成部分,都和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个体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使个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显然,人生作为个体生命活动与人类社会生活的辩证统一,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2、人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人生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这就是说,人生是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的活动。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客观世界,要受到客观自然条件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脱离了外部客观世界,人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但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能够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地、不断深化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出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而人则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因而改造世界是人生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同时,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身征服自然的能力,享受到了创造的愉悦,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人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人生是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统一 人生的内容非常丰富,人生的领域十分广阔。但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两大方面。这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构成了人生的完整内容。物质创造活动是人生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生过程的前提和基础。离开物质创造活动,人就不能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生。精神创造活动是对物质生产活动的经验加以总结、概括、上升的过程,精神创造活动的结果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它也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豹。物质创造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精神创造活动离不开物质创造活动。反过来,精神创造活动又对物质创造活动有重要影响,没有精神创造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物质创造活动就是盲目被动的。正是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统一,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客,推动着人生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大学生知识层次高,思维能力强,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更要在积极举行物质创造活动的同时,不断进行精神创造活动,从而丰富自己美好的人生。 4、 人生是主体活动和客体活动的辩证统一 人生主体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即人自身。人生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它是指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除了指入所生活在其中的外部客观世界外,还包括人自身。因为人具有主客体双重身份,人生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和作为客体的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就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及客体被主体认识和改造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抛弃和改造“旧我”,塑造和丰富“新我”,从而逐步迈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总之,人生就其实质来说,是个体生命活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辩证统一,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是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辩证统一,是主体活动和客体活动的辩证统一。科学的人生概念具有鲜明的客观性、内在的规律性、复杂的矛盾性和进取的动态性四个特点,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认识人生的本质和特点,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热爱人生,充实人生,开拓人生,是当代人面临的客观人生选择
  • 3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4-29 06:16
生活真的很奇妙,觉得许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或不可能有交集的人,都在发生并认识。
  • 4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4-29 04:44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5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4-29 03:35
我对生活的认真很简单,生活就是要好好的活着不管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活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