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平法是什么?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0 17:05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11-20 10:21
平法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11-20 11:39
平法一是指“5维全息疗法”中的一种方法,它还包括针法、灸法,平法,刮法和补发!这5种方法结合了5行的属性!还有犹持法和公平之法的意思。

还有其他意思:
  1.犹持法,执法。亦谓执法平正。《书·立政》“准人” 孔 传:“准人平法,谓士官。” 孔颖达 疏:“平法之人,谓狱官也。”《汉书·宣帝纪》:“吏务平法。” 唐 李益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诗:“国典唯平法,伊人方在斯。”
  2.指公平之法。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外》诗:“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3.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大漠
  • 2021-11-20 13:02
平法

通过特制的药物,在人的皮肤表层透药,均匀的涂抹在皮肤表层!达到治疗疾病及保健的作用!

平法的发展

平法是“5维全息疗法”中的一种方法,它还包括针法、灸法,平法,刮法和补发!这5种方法结合了5行的属性!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组织,体积为8%,面积1.5---2平方米,是最大的代谢器官、皮肤内有毛囊、汗腺等组织,为-身之表,具有防御外邪、排泄汗液、调节体温辅助呼吸的作用。中药透皮给药系属于中医外治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与内治法一样,均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病的目的。汉末华佗对“内外之治”则有专述,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又有详细的论述。可见中医药理论已为中医药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早已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传统膏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晋代葛弘所著《肘后备急方》对膏药治疗疾病有着详尽描述,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不仅用于医治局部疾患,而且还选择中医经络腧穴或相关部位经皮给药,发展改进了传统的中药贴敷疗法。中药透皮给药是,对中医现代外治疗法及中药剂型改革意义重大。中医学的中医外治疗法,强调的是经络腧穴给药,其传统的经络学说是中药透皮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系周身内外的一个独特的传导系统。将中药贴敷在腧穴上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和传导,使中药发挥治疗相关脏腑疾病的作用。并且通过经络腧穴的吸收过程所产生的整体效应和经络腧穴对药物刺激作出的较强反应将药物作用放大。虽然药物外治与内治方法不同,用药途径各异,但均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针对疾病的本质谴方用药。清代外治医家吴师机悉心研究中医内病外法,以应用膏药治疗内、外、妇、儿科疾病而著称,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外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又认为“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如何?明阴阳,识脏腑也”。也就是说外治法和内治法虽然在途径和方法上不同,但其治疗疾病的原理是一致的。药物经过皮肤吸收在中医外治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除了贴敷法外,还包括熨、涂、搽、擦、蒸、洗浴、粉扑等法,皆为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
透皮给药疗法的优点:药物可直接到达病变部位,比之口服、无消化系统对药效的破坏和解释作用,对人体无刺激和毒副作用,以少量的药物可发挥最大的药效、直接快速、量小、疗效大、药无任何痛苦。

参考资料: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01bf8525f302ccc9

  • 2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11-20 12:02
平法是“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简称
一、 概述:
1、平法的产生:
国内传统设计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日本的结构图纸没有节点构造详图,节点构造详图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设计效率高、质量得以保证。美国的结构设计只给出配筋面积,具体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据此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也必须改革。
2、平法的原理:
设计流程:设计结构体系—〉结构分析(力学分析)—〉结构施工图设计。
结构设计是一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现在由结构工程师完成创造性设计部分(创造性劳动),节点构造、节点外构造不是结构工程师的劳动成果,是抄的规范。(注:节点构造是算不出来的,是由研究人员试验出来的。)传统的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在一起,节点内构造和节点外构造的设计属于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基于此产生了结构标准化、构造标准化的思路,用数字化、符号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表示创造性设计。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标准图两部分。节点构造标准化后,施工公司的劳动量加大。
3、平法的应用:
1991年9月份平法开始在山东应用于工程,开始推广平法。构造图适合于所有的构件,平法一张图上都有,走哪看哪,非常方便。平法推出后,有坚决支持、坚决反对、不表态三种人,后来将专利贡献给国家,成为国家标准。
平法是给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的,提高了科技含量,不让非专业人员看懂,设计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平法是结构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提高效率两倍以上,能够使中国结构界不合理的人员配置情况得到改善。现在,3个建筑师配1个结构师。
二、 柱平法:
1、定义疑问:
(1) 嵌固部位是指地下室顶板处,地面以下的结构构造(含地下室部分)划归基础结构(待出图集)。嵌固部位以下箍筋也划归到基础结构部位,不归本图集。
(2) 柱钢筋总截面为柱截面面积b×h,梁钢筋总截面为梁有效截面面积b×h0,h0为梁高扣单排钢筋35mm、双排钢筋60mm后的数值。
(3) 保护层保护的是一个面、一条线,不保护一个点。要让所有的钢筋都完成混凝土的360○包裹。
2、钢筋疑问:
(1) 钢筋需搭接在箍筋非加密区,在全高加密的情况下可以突破上述规定,避开两端、在中间区可以连接。柱筋焊接时两根钢筋级差不超两级,若级差超过两级可等截面代换。
(2) 两根钢筋交*时允许两根钢筋紧挨在一起,因为紧挨在一起的是点,握裹考虑的是线和面。
(3) 柱冒顶时钢筋直接通上去,若柱顶没有梁,则12d弯折也不要。柱钢筋收边尽量采用b图节点样式,往外侧收边,减少柱内钢筋拥挤程度,柱钢筋有效封边即可。
(4) 柱箍筋复合方式很合理,任何一个局部重叠的部位钢筋均不超过两层,尽可能减少了两根钢筋并排出现的概率和长度。因为两根钢筋并排出现时,两根钢筋之间存在一道暗缝,存在隐患,混凝土也无法做到对钢筋的360○握裹。柱箍筋首先由一个最大的箍筋包起来,其余可以全部用拉筋,必须拉住主筋和纵筋。
(5) 拉筋和单肢箍筋的概念不同,没必要勾住所有(纵向、横向)的钢筋,而拉筋则必须勾住所有钢筋。
三、剪力墙平法:
1、定义疑问:
剪力墙抵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力,抗震思路为:剪力墙—〉柱(第1道防线—〉第2道防线)。拐角墙钢筋不允许在角部搭接。钢筋尽量配到边沿,形成端柱、暗柱等,端柱、暗柱也是剪力墙的一部分。剪力墙钢筋底部加强区不搭接。
2、钢筋疑问:
(1) 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大,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小。当剪力墙的暗柱很长时,剪力墙水平筋和箍筋伸至剪力墙端部,除非设计者注明。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端柱一个锚长即可(端柱计算参照框架柱)。
(2) 剪力墙最顶层的梁为墙顶连梁,箍筋箍到墙身里。剪力墙的水平层肯定放在外侧,竖向筋放在内侧。
(3) 暗梁箍筋:剪力墙竖向筋和暗梁箍筋在同一层面上。框架梁顺到剪力墙中,形成边框梁BKL。
(4) 交*暗撑箍筋根据标注和构造要求,暗撑为半个墙厚,墙薄时采用交*钢筋。柱钢筋尽量用粗的,粱钢筋不要用太粗的。
(5) 洞口加强钢筋和剪力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扣柱加强纵钢筋,不要将加强筋放在外边;竖向钢筋扣柱加强横钢筋。洞口加强筋放在剪力墙水平、纵向钢筋的内侧。洞口补强暗梁400高,为箍筋的中到中的尺寸(计算时需加2个箍筋直径),宽度同暗梁宽。剪力墙纵筋锚入补强暗梁,为刚性条带,形成一完整封边。
(6) 连梁:用于剪力墙上的一种梁,分楼层连梁(楼面连梁)和屋面连梁(墙顶连梁)。连梁和连系梁不搭界,平法中不采用连系梁。拉梁是一种特殊的梁,非框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