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茶道中所说的焚香静气中的香是什么香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5 01:30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3-04 07:5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忧
  • 2021-03-04 09:12
香指的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66336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香的散末。
古人《香谱》记载斯时焚香用的香为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香的散末,而非今日之线香。其原料为蜜、枣膏、白芨水、蜡(软香)等等。焚香需要借助炭火之力,并非直接燃烧。焚香时须不断往香炉内添加各种配料,以保证香气的质量。
香炉中的炭火燃得很慢,火势低微,久久不灭。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会尽量减少烟气,使香味低回悠长。对于焚香之趣,古书上多有论述。无论琴茶,焚香都是收敛心情的必备程序。焚者灼烧也,香者祭拜之用,古人多以焚香来祭拜和静心。古时也有“焚香计时”之法。







扩展资料:
中国从古至今,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吟诗作画和焚香静坐健身的习俗。
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只香几,上置三足香炉,皇帝升殿时,炉内焚起檀香,致金銮殿内香烟缭绕,香气四溢,使人精神振奋。古时的诸葛孔明,弹琴时不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焚香助兴。古代文士淑女操琴时焚香,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幽静风雅的氛围。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观书时,斋中常要焚香。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更十分青睐焚香静坐和修身养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购买十多斤檀香,并建一“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他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可见焚香静坐的养生健体之功。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十分尊崇焚香作画的神奇作用。他说:“观画,在香雾飘动中可以达到入神境界;作画,我也于香雾中做到似与不似之间,写意而能传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焚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duile
  • 2021-03-04 09:50
茶叶飘香
  • 2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3-04 09:28
一般是线香,香粉,香片。茶室焚香在茶道开始之前。香要以不争抢的雅致香料为主 一、焚香礼拜   焚香礼拜是借助佛教上香的礼仪来渲染气氛。焚香时直接用明火点燃线香或盘香。点香后,香头之火焰不可用嘴吹灭,可用手轻轻地扇灭。如果茶艺演示 的内容需要正式上香,应点三根香,香炉可放置在泡茶台的正中,焚香人应当站着点香。将香头点燃后,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住香杆,大拇指顶着香根,先置于胸 前,双目平视,香头平对菩萨像或正前方的虚空,再举香齐眉之后双手回到胸前,用左手插香。第一枝香插在香炉中央,心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或“供养 佛”;第二枝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或“供养法”;第三枝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十万法界一切众生”或“供养僧”。插好香后,应合掌默 念“愿此香华云,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若所演示的茶艺无焚香礼拜的程序,则只需点燃一枝,用于净化空气,营造气氛。在演示无正式上香程序的茶艺时,香炉摆放的位置应当不碍手、不挡眼,一般放在泡茶台的左前方。 二、茶室品香   品茶在我国是雅俗共赏的生活艺术,可大雅,可大俗。但是,茶一旦与香结合则必须是极精致、极高雅的诗意生活。明朝人徐惟在《茗谭》中论述茶与香 的关系时说:“品茗最是清事,若无好香佳炉,遂乏一段幽趣;焚香雅有逸韵,若无名茶浮碗,终少一番胜缘。是故茶香两相为用,缺一不可。”   在茶室中焚香品茗与在香堂演示香道不同,应以茶为主,焚香的过程应尽可能简化。中国茶艺与香艺的结合,应在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融入时代 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认为在茶艺演示前品香宜简不宜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7626135繁,主要有8个程序:释名、赏器、点香、追香、迎香、听香、送香、施礼。   1.释名:即由茶艺师向客人介绍当日所用之香的香名、香方等。“香方”是玩香家自制香品的配方。如陈云君先生介绍的《南朝遗梦》是用檀香、龙脑香、桃花、细辛、丁香配制而成;《一团和气》则用沉香、檀香、龙涎香、苏合香、西红花、菊花、荷花、白芷等配制而成。   2.赏器:主要是请客人欣赏香炉。香炉也是文人雅士喜爱的收藏品,从汉墓中出土的博山炉,被认为是中国香炉之祖,明代的宣德炉也是炉中珍宝。现 代茶室用的香炉尽管多为仿制品,但是其中也很有学问。例如有的仿商周名器,有的仿明代名窑;有铜质,有铁质,有瓷质,有紫砂;有的则是日本、台湾当代著名 企业的品牌产品,琳琅满目,颇有审美价值。   3.点香:点香分隔火熏香,篆香和直接焚香三种。隔火熏香法是把完全点燃的香碳埋入香灰中,然后放置云母片或金属片,最后再用香匙放置入香粉,并双手把香炉捧放在香炉坐座上;篆香法使用香拓,将香粉在香炉中篆出寓意吉祥的形状。   4.追香:人的嗅觉在感知气味时有一特性。当人闻到一种独特的气味时,嗅觉会很快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兴奋状态,会自然而然地试图追根溯源,专一地去捕捉香气的来源及特征。这种状态称为追香,追香的过程,也是宁神静气的过程。   5.迎香:即追寻到香气后进行深呼吸,吸入香气,吐出浊气。吸入天地赐给的生气,涵养自身体内的元气。吸气时要令胸腔尽量扩展,使肺活量达到最大,呼气时要舒缓,把浊气吐尽。如此数次,有益于身体健康。   6.听香:“久处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人的嗅觉是最容易审美疲劳的。在追香迎香时深呼吸几遍后,即可开始播放与茶会主题相关的音乐,让悠悠袅袅的香烟,伴着轻柔的乐曲在茶室内曼舞,如敦煌的飞天仙女,把你的心引导入高雅而神奇的境界,为茶艺表演作好铺垫。   7.送香:即收拾香器。   8.谢香:主人向客人行礼,客人还礼后主人捧起香器退场。品香告一段落。   在品赏特殊的香或香气过于淡雅时,客人可以用手抄法兜取香气闻香,也可以由主人捧起香炉请客人传着闻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