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被移植的树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8 03:45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1-17 17: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20分)

被移植的树

李 浩

树的移植:我知道它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看见”。有时,在春天或者秋天的公路上,我会遇到装载大树的卡车。那些树已经足够高大,甚至都小有沧桑,硕大的树根和根部的泥土被粗草绳仔细地包裹起来,伤掉的细根似可忽略不计。它们将会被移植到城市,路边或者公园,携带着这一小点儿的“故土”然后开始新的生长。它们会长得更高大些,部分的根须会获得延展,把原属于异乡的土也一并紧紧抓牢。

我要说的并不是树。我要说的,是贵州,安顺,一个叫屯堡的地方,和那里生活的“少数民族”。屯堡居住的“少数民族”其实是更严格意义上的汉人,他们的祖上来自明朝时的中原,是征战和屯兵的结果。

这些来自中原的将士被安插在屯堡,之后他们的家人,妻儿,或者在中原被招募、被迁移的男男女女也跟着来到了这里,就像……就像树的移植,它的根要被拔起,同时,为了它的成活,带给它一些“故土”。是的,就像是树的移植,他们在这个完全异乡的地方扎下了根,在这块异乡,他们部分的根须获得了伸展,一起紧紧抓牢那小部分的故土。

那一小点儿的故土:这些迁徙者和他们的子孙,曾经固执地将它固执地守住,让它尽可能地不融化,不变异——这是他们从中原所带过来的,我们可以从这份固执中看到迁徙者们的“念念不忘”。那一小点儿的故土是:语言,服装和发式,被称为“地戏”的传统戏剧,生活习惯,也许还包括家族观念,邻里关系……进屯堡的路上,有一个专门的纪念馆,在那里,我见到了屯堡人的传统服装,见到了地戏表演用的面具。据说,地戏表演内容以“杨家将”、“薛家将”为主,很中原化。是的,这一小点儿的故土在一个中原的汉人那里也变得古老而新鲜了,变得异质了,他们固执的坚守竟使得自己完全地区别于“中原”,他们至少在六百多年的时间里,远离中原的风起云涌,少受其它文化文明的冲击。

这种坚守:使他们这些人成为了恒久的“少数民族”,成为了恒久的异乡人,即使在他们生长的这片土地上,我想他们的归属和认同也不会强烈,他们大约有一种永恒性的局外感。在不被融合、融化的固执里,除了怀乡这种病症,我想大约还有着某种精神上的高傲。

我们在雾中上山。有雾掩映的屯堡其实更有独特的美,有它自己的时间史,有它自己的时间长度和额外宽度,有单独属于它的时间粘稠——这点,在云山屯更为明显,更为强烈。走在古老的石阶上,走在石质的、木质的古老房子之间,那种时间的粘稠感是显见的,让人仿若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中,仿若进入到了历史。何况那雾,遮住了向更远处望见的雾。在“我们的”时间之外,这是屯堡给我的强烈感觉。当战事平息,那些背井离乡的人在这片陌生、偏僻的地方得到安顿,休养生息,刻意而固执地保持着祖辈的文化和习惯,慢慢,它和“我们的”时间脱开了,它有了自己的坚固。在云山屯,它们保留的是明时的建筑,至少是明时的风格,它们也成为树的根部的小片故土,慰藉着一代一代的怀乡病。六百年,在屯堡之外已几度风雨变幻,当他们把和“外界”的路一一打开,突然发现,那个臆想的、被记忆的“故土”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模样。

云山屯,它的静寂让我意外。它的静寂更凸显了它的质感和美,它几乎是空的,旷的,单独属于我们这少数几位来访者的,它允许你向任何一处探幽。远处有些许的鸡鸣,引得近处石房角落里的鸡也跟着叫起来,那一刻,我都想停下来,止住呼吸——在云山屯,仿佛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任何一个人都是外在于这个时间这片土地的,在进入到它们的地域里,我们必须保证对主人的敬重使它们免被打扰。我们走远些的时候,回头,有几只鸡缓缓走上了石阶,走在我们刚走过的路上,它们安然的样子让人感动。朋友们说,这座屯堡除了少数的老人外,其他的人多数已经下山,他们接受与“我们”同样的教育,穿同样的服装,泡吧,上网,经商或外出打工……屯堡的“少数民族”正在普遍地汉化,重新成为汉人。屯堡,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一个完全的象征,一种旅游资源,一种可在“外人”面前展示的、不具根脉感的文化。

在屯堡博物馆里,讲解的小姑娘给我们叙述的只有博物馆墙壁文字上提供的那些,她远不如一个“外人”,博学的杜应国先生对屯堡知道得更多,包括她服饰中的文化内涵——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指责,甚至有小小的欣慰。当然,我对这份欣慰也有些忐忑和质疑。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1.文章从树的移植说起,有什么作用?(4分)

2.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固执”来修饰屯堡人的“坚守”?(3分)

3.理解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他们在这个完全异乡的地方扎下了根,在这块异乡,他们部分的根须获得了伸展,一起紧紧抓牢那小部分的故乡。(2分)

(2)我对这份欣慰也有些忐忑和质疑。(2分)

4.请简要赏析文中倒数第二段划波浪线的句子。(4分)

5.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读了文本的启发或感悟。(5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0-11-11 21:56
【答案】

1. ①引出下文。(1分)“树的移植”是个隐喻(比喻),目的引出贵州安顺屯堡被“移植”的人(1分)。树移植时需要携带一小点儿的“故土”。被迁移的男男女女,虽然“根”被拔起,但他们刻意而固执地守住那一点“故土”——祖辈的文化和习惯,所以能顽强活下去,并得到发展。(1分) ②呼应文章的题目(1分)。

2.凸显屯堡人“念念不忘”祖辈的文化和习惯,凸显不愿融化,不愿变异的信念(1分);同时也表现出屯堡人某种精神上的高傲(1分)。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坚守的敬佩之情(1分)。

3.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扎下了根”“获得了伸展”,说明了那些被迁移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子孙的生存能力之强(1分);“抓牢那小部分的故土”,点明了他们心中的坚守,“紧紧”表现他们的执着(1分)。(2)作者对屯堡人走出自我封闭,打通“外界”的路,感到欣慰(1分),同时,作者认为,“打通”可能会淡化屯堡的文化黏稠,破坏屯堡的文化根脉,作者对这种“打通”感到有些忐忑不安和不认可。(1分)

4.借物抒情。写鸡的适意就是写人的闲适。鸡,安然的样子,缓缓地行走,凸显云山屯生活的平和安宁之美,同时也凸显云山屯人恬静闲适生活中的心灵安宁(2分);以声衬静,鸡鸣声打破了云山屯的安静,写出了云山屯人的闲适之趣(1分)。表达了作者对云山屯静谧的环境,安宁、祥和的生活,人心灵的恬静闲适的赞美。(1分)

5.那些中原人因为驻守的需要,携家人被“移植”到贵州安顿,因为他们刻意而固执地守住那点祖辈的文化和习惯,他们创造了自己粘稠的历史,且生活得宁静而安详。当今社会,人或许因为种种情况,主动或被动地被“移植”,到异乡去生存、去发展。生存环境也许很不如人意。但只要坚守住心中的信念,紧紧抓住那一小点儿“故土”,就能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评分:结合文意内容理解2分,联系现实谈看法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章开头从城市、路边或者公园生活中的常见情景“树的移植”说起,描写了“那些树已经足够高大,甚至都小有沧桑,硕大的树根和根部的泥土被粗草绳仔细地包裹起来,伤掉的细根似可忽略不计”,“携带着这一小点儿的‘故土’然后开始新的生长”,“它们会把原属于异乡的土也一并紧紧抓牢”。此内容是为了引出贵州安顺屯堡被“移植”的明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通俗、生动、形象,后文也突出描写了屯堡人的刻意、固执和顽强。这里是扣题,也是引出正文的议论和抒情。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固执”看似贬义,实则赞叹,可理解为“坚守”。它表现了屯堡人念念不忘“故土”,心系祖辈,心存“语言,服装和发式,被称为“地戏”的传统戏剧,生活习惯,也许还包括家族观念,邻里关系……”,这是对故土文化的固守,也突出了屯堡人某种精神上的高傲,令受到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冲击的当代人钦佩、深思、启迪。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必须考虑它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如本题画线语句为重点语段中内涵丰富、表达技巧多样的句子。关键是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还应从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语句丰富的含义,然后去搜取相关内容,或概括,或摘录,或整合,以求得正确答案。(1)“扎下了根”“获得了伸展”,运用了比喻修辞,“抓牢”“紧紧”突出了其固守和执着。(2)应扣住“欣慰、忐忑和质疑”重点理解,一方面是走出自我封闭,另一方面是怕破坏屯堡的文化根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欣赏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看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如在文章或语段中起总起、过渡、小结作用等。无论是哪一种,关键是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还应从整体阅读中去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表现手法较多,即借物抒情,如“远处有些许的鸡鸣,引得近处石房角落里的鸡也跟着叫起来,那一刻,我都想停下来,止住呼吸——在云山屯,仿佛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写其山屯人恬静闲适的生活。动静结合,如鸡鸣声衬托云山屯静谧、安宁、祥和的生活。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云山屯人固守祖辈的文化和习惯,他们创造了历史,且生活安宁。再联系今天现实,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走出故土“移植”异国他乡的人,在生存和发展之时,也应紧紧抓住那一小点儿“故土”,保存心中的精神领地。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答案不一,只要结合本文题意去开阔思路、深入思考且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0-08-08 03:43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