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朱丹溪的《养老论》是如何论养生的?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7 22:08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10-17 11:39
朱丹溪的《养老论》是如何论养生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10-17 11:48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是“滋阴派”的代表人物/在养生学和老年医学方面,朱氏也有着许多独到见解。除《饮食箴》和《色欲箴》外,还著有老年医学的专篇论著——《养老论》。《养老论》对人的衰老症状、饮食调护、药物宜忌等论述,都有参考价值。精炼其篇,嚢括衰老症状二十种《养老论》精辟地概括了老年人六七十岁以后,由于“精血俱耗”而致的衰老症状,揭示了“但是老境,无不有此”的规律。
朱氏认为,老人的衰老象征主要表现为:“头昏、日眵、肌痒、溺数、鼻涕、牙落、涎多、寐少、足弱、耳聩(耳聋)、健忘、眩晕、肠燥、面垢、发脱、眼花、久坐兀睡(打瞌睡)、未风先寒、食则易饥、咲(笑)则有泪”等。并观察到,老年期还可出现智力衰退和某些情绪反常现象,如:“视听言动,皆成废懒”广百不如意,怒火易炽,动辄扼腕”。这些描述,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老年性痴呆症”相类似。饮食调护,尤以“谨节”为要朱氏认为,老年人生理衰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虚脾弱”。故而指出:在饮食上应“以养生,不以致疾”为原则,强调以“谨节”为要。所谓“谨”是要求人们审慎地选择老年人适宜的饮食。
莫贪“甘旨(旨:通‘脂’)养老”,“至于好酒腻肉,湿面油汁,烧炙煨炒,辛辣甜滑,皆在所忌。”老年人注意限制高脂肪、炙馎和辛辣食品的摄入,对于防止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节”则是指饮食的摄入量要有节制,人到老年,虽然表现为“内虚胃热,易饥而思食”,但过于饱食,“脾弱难化”“阴虚难降则气郁而生痰”,久则有害人体健康。其《饮食箴》所言:“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道理正在于斯。
处方遣药,最忌温燥伤阴朱氏认为,导致衰老的关键因素是阴精亏耗,其基本的生理、病理特点是“阴不足以配阳”。他说:“人生至六七十以后,精血倶耗,平居无事,已有热证。”同时,还伴随着“气耗血竭,筋柔骨终不能愈。到次年,由于腻物积滞,郁为黏痰,结果并发了“胁疮”,日夜苦楚不安。朱丹溪乃“苦思而得节养之说”,改用参、术、杭芍等“补胃、补血之剂”,随季节加减制方,使老母诸恙得瘥,病体渐安。文章中还记载东阳一位老妇人,服其所制人参汤,“九十余无疾而卒”。可见朱氏注重气血、护胃养阴的养生学观点,具有实践意义。朱丹溪主张在保护阴精的前提下,“去欲主静,要人们节饮食、戒色欲、养心收心,不使’相火妄动”,从而保持“阴平阳秘”,达到防病养生、益寿延年的目的。他自己活了 77岁,是节养有道、益寿有术的一代圣贤。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