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诚实从我做起 征文 1400字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4 08:03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11-13 14:34
诚实从我做起 征文 1400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11-13 15:21
莎士比亚曾说过:失去了诚信,就等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在利益与诚信之间,我也曾犹豫过。

  “现在准备考试!”刚一上课,老师就拿着一沓厚厚的试卷,走进了课室。我一惊,糟了,昨天只顾着玩,忘记了复习了!要知道,我还有几首古诗还没背熟呢!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一拿到卷子,我立刻快速浏览起来,嘴里念念有词,希望老天保佑我,不要考到那古诗。可是老天似乎偏偏与我作对,那道不会的题刚好出现在试卷的正中央。我的头一下子就大了,好像有几只苍蝇在里面嗡嗡的飞。怎么办呢?我恨自己,昨天没有复习,又恨出题的老师,专出我不会的题目。

  其它的题目并不难,我一边做一边绞尽脑汁地从脑海里搜寻着残碎的记忆。全班静极了,只有“刷刷”的写字声。在这安静的环境里,我却毫无头绪。我抬起头,扫视着全班同学。最后,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的同桌。只见他埋头苦干,丝毫不领会我。

  我陷入了绝望。“不会做就不做吧。”我安慰着自己。可是,那道题整整十分啊!怎么办?在那关键时刻,我灵机一动,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作弊。我吓了一跳,我可是个好学生呀,怎么能作弊呢?但是,那道题可是非常重要的啊!我很矛盾,头脑里好像有两个小人在吵架,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在利益的诱惑下,我抛弃了好学生的称号,屈服在利益的脚下。于是,偷偷转过身,假装打开书包找东西,实际是在里面打开课本,贪婪地阅读起来……

  考试结果出来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97分。我非常高兴,毕竟我考了高分啊!但是,一股惭愧在心底也油然而生。这是我的真实成绩吗?如我我不作弊我会这么高分吗?我越想越惭愧。“这次考得真不错啊!”“哇噻!你考了这么高分啊!”面对着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我却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脸火辣辣的,那试卷上的97分似乎格外耀眼,那长长的“7”好像一把镰刀,在我面前挥舞着。我不敢接受这份荣誉。

  诚信,我做到了吗?不,没有!我欺骗了老师,欺骗了同学,甚至欺骗了自己!这种做法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想到这里,我犹豫了一下,然后毅然地向老师走去,改回了分数。当97变成87时,我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那毕竟是我的真实成绩啊!那一刻,一股喜悦与自豪用上了心头……

  那次难忘的经历,使我明白到了诚信的重要性。没有了诚信,人就没有了尊严。没有了诚信,人将无法在社会立足。没有了诚信,活着的只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肉体。让诚信伴随这我们,陪同我们一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11-13 16:41
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