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简述文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3:22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2-24 12:34
简述文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2-24 13:38
人类字符或文字的演变(是指每一个最基本的原始字符,不是指后世的人们,根据字根和笔划所造出来的文字,也不是指拼音文字领域里直接用字母编造新词的过程。但大多数字符在人类的原始时期已经创造出来的,故把这种思维理解为原始文明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没有道理),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步:只有视觉意义的图画文字。这种图画文字或符号,通常会比较完整的描述物象。这一阶段,人们根据自己所能见到的物象,直接在地上或其他材质上,用十分简单的工具,描述物象实景,以便使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人能够看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无论作什么努力,这些符号的痕迹肯定是无法“考证”的。因为那时的人们,只是想表达自己当时的意思,并没有想到给后人留下“物证”,更不可能有照相、录相、记录技术。如果有人非要寻找这类证据,看看幼儿涂鸦、绘画写生也就能够理解了。
第二步:有视觉意义和简单发音讯号的象形符号。它仅描述物象的主要特征,现在还能看到的纳西文字,以及在美洲发现的玛雅文字,就带有这个特征。比如,画羊,只画羊角;画手,只画五指;画脚,只画脚趾;画房子,只画轮廓;画人,只画站立张开四肢的样子等。这时的人们,通常会用不十分确切的“读音”称呼这个符号,直到多数人能够发出差不多的“音”时,这个符号便有了自己的“称呼”了,也就具备了原始的形声字特征了。
第三步:同时兼有视觉效果和明确读音的形声字。最初是以不规则、不稳定的线条或粗糙符号,抽象描述物象,并且按照约定的发音或读音在人群中进行交流与使用。后来,所使用的线条或符号越来越趋于规范与统一。早期的岩画文字、楔形文字,以及现代还在使用的云南丽江“纳西文字”、湘西南的“江永女书”等,都属于这个阶段的文字。在汉字领域,因为发展的迅速与快速,直到目前,人们能发现最早的方块字史料,也只有甲骨文、或陶文、或金文了。但甲骨文、陶文、金文已经远远先进于这一阶段的文字。在甲骨文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只管拼命生活与生产,努力使自己尽量适应大自然,故没有为后人留下可以考证的“字符记录材料”。其实,从历史发展来看,有无“字符历史材料”都不能否认这样的史实:在甲骨文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为着能够使用“规范、容易使他人辨识的符号”,肯定经历了漫长的摸索与思考,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努力,也展示了祖先们的伟大聪明才智。
第四步:规范字符时期的“大分裂”。即是说,在字符走向比较规范的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先后形成了两个差异很大的发展方向:一个方向以原始字符为字根,继续沿着“视觉特征为主”的象形文字方向发展,形成以汉字(方块字)为主体的视觉文字体系;另一个方向是从原始字符中抽象出一些比较有特色、有明确代表意义的有限字符,作为基本字符,开辟出一条以读音和听觉为主要特征的“字符拼写”道路,形成了以拉丁字母等为主要特色的“拼音文字”。
曾经一些有意沿着“象形文字发展”的古老民族,因为外来势力的彻底入侵而彻底消亡了,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印第安人、古美洲(中美洲的玛雅图画文字,只是近现在发现了一些痕迹,其实早已灭绝了)等。同时,正因为华夏文明、中原文化、黄河文明的崛起与强大,汉字即方块字才得以完全的保留下来,并且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字根与笔划的组合过程中,已经发展为十分庞大的“汉字世界”,也才能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得以顺利、持续走向今天,并且依旧保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不难预测,因为汉字的视觉特征、单音节、延续思维等特点,必将承担着未来人类主体文字的历史重任!
以字根和笔划为基本特色的形声字,汉字是唯一的完整代表。这种文字,不仅保留了视觉功能和发音效果、而且在后世......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