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8 19:55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03-18 12:31
在这本书里,有一段描写湖南人的话。哪位知道,帮忙给我打下来。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3-18 13:17
这些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湖南人,观念不同,主张不同,归属也不同,但都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叫“霸蛮”。曾国藩是一介儒生,却领兵出征,屡败屡战,是霸蛮;谭嗣同本可流亡海外,却宁愿选择牺牲自己以唤醒国人,是霸蛮;蔡松坡以弱抗强,率两千子弟兵和十万袁军作战,是霸蛮;就连王船山居瑶洞四十余年,写成等身著作,没有霸蛮的精神怕也不行。总之,湖南人的精神就是霸蛮。听听湖南人的口号就知道:“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是霸蛮;“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也是霸蛮。什么是“霸蛮”?就是一件事,大家都说不能做,或不可能,他偏要做,而且把它做成。可见“霸蛮”也就是“认死理”,或以“认死理”为前提,只不过不光是“认”,还要“做”。这也是湘省人士的一大特点——不仅“坐而论道”,还要“身体力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18 13:40
易中天的著作《帝国的惆怅》是“易中天帝国与共和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分别为:《帝国的终结》《费城风云》(《费城风云》也有另一书名《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此书解读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帝国体制由来去向,改革派的命运沉浮,得失奥妙,是易中天对帝国制度的反思,这就反思出了惆怅。
易中天在书中提出:中西历史的进程,是一个“交相胜”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比人家好,有时候人家比我们强。麻烦仅仅在于,人家比我们强,是在近现代。我们的风光靓丽,却已成明日黄花。这才让人惆怅。惆怅,就是失落、怅惘、迷茫,即”怅然若失”,因为我们原本不该这样。
这就必须反思秦汉以后的帝国制度,甚至反思帝国之前的邦国制度。但顺藤摸瓜,由近及远,还得从帝国说起。何况我们的成败得失,包括汉唐盛世之辉煌,鸦片战争之惨痛,也确实跟它息息相关。事实上,一种制度能够实行两千多年之久,又居然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必定是有利有弊。没有利,就不会存在;没有弊,就无须革命。所以,帝国必须终结,也一定会终结。终结之后,留下的就是惆怅,还有教训。
综上,就是易中天《帝国的惆怅》书名的由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