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养玉,玉养人'?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3:00
- 提问者网友:嘚啵嘚啵
- 2021-03-03 07:06
为何'人养玉,玉养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3-03 07:58
所谓玉养人就是玉有其灵性.玉是随心的,戴的时间久了,玉的颜色就越来越深,如果是透亮的白色玉,里面含有紫罗兰或者一块墨绿色,慢慢的绿色就浓了,淡淡的兰花颜色也很清晰.好的玉镯还能随事物、心情、天气而变化,心情好的时候它晶莹明亮;天气坏的时候它也暗淡无光. 玉石能护人心脉,并释放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同时,玉在长时间与人体的接触中,吸收了人分泌的油脂与热量,也会变得愈加的温润,因此,我国人民从很早就发现了“玉能养人,人能养玉”道理,佩带玉是千古不变的高贵象征. 世间流传着“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由来已久.这样的说法是否有科学根据呢?现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些浅显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朋友们不吝赐教! 首先我们看一下翡翠的矿物组成.翡翠是由硬玉为主,含有钠铬辉石,铬硬玉,含铬硬玉,绿辉石,钠长石,霓石,角闪石类矿物,铬铁矿等矿物组成的变质岩.一般来说,组成翡翠的矿物成分极为复杂.但无色的翡翠的矿物成分的硬玉含量在90%以上.硬玉是链状的钠铝硅酸盐矿物.实验室研究表明硬玉是一个低温高压矿物.在200-300度,10000个大气压下形成硬玉.硬玉是一个他色矿物,就是说纯净的硬玉是无色的.那么翡翠的颜色又是哪里来的呢?这是因为硬玉矿物中的Al3+,Cr3+,Na+,Fe2+,Fe3+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类质同像替代.这种替代是有限的.否则将破坏硬玉的晶体结构. 研究表明翡翠中的绿色和Cr3+,Fe2+有关.硬玉在常温常压下是一个稳定的矿物相.在常温常压下不会发生矿物相的转变. 其次,我们看看翡翠的结构.翡翠的结构比较复杂,常见的有纤维交织结构,粒状变晶结构.变斑晶结构等等.种质好的翡翠一般是纤维交织结构,和细粒状结构.种质差的翡翠一般是中粒变晶结构,或者粗粒状变晶结构. 三翡翠的形成及保存条件 一般认为翡翠矿床形成于低温高压环境中.缅甸的翡翠矿床的形成和它所处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有关.翡翠矿床形成以后就经历漫长的风化过程.翡翠矿床有原生矿(就是我们说的山料)和次生矿床(就是我们说的籽料).还有2者之间的过渡类型,残坡级矿床(就是我们说得山流水). 翡翠形成以后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有些经历了全部过程,有些只经历了其中的一部分过程.但是,翡翠形成以后,都是在潮湿的环境下保存.翡翠是玉石,同种矿物颗粒之间,不同种矿物颗粒之间都有非常发育的程度不等的裂隙.这种裂隙体系中保存有一定量的吸附水.这种水的存在和变化会引起一些翡翠种水的变化. 四翡翠玉器的加工过程 玉不琢,不成器.传统中国玉器加工过程的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和蜡.这道工序的部分目的是封存空隙的吸附水.此外孔隙中由于蜡质的填充,降低了孔隙中矿物颗粒与空气之间的折射率的相对差值.这样显得裂隙不明显,也隐藏了一部分的绵.绺. 五翡翠存放和销售过程中的变化 翡翠商家在销售过程中,翡翠摆在柜台里.通常柜台里都会摆一些装水的玻璃器皿.这仅仅是为了装饰效果吗?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这是柜台橱窗里由于有强光源的照射,翡翠会失去孔隙间的吸附水,以及蜡质会老化,变黄.湿润的环境有利于保存水份和延迟蜡质的老化,挥发.很久没有卖出的翡翠商家还会过一段时间再重新煮蜡,抛光的. 六佩戴过程中翡翠的变化 翡翠饰品佩戴的初期,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翡翠会变干,绵绺增多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因为加工过程中的蜡质由于佩戴过程中被破坏掉.还有失去了一部分原来存在空隙中的吸附水原来被隐藏的缺陷也暴露出来了.这样显得翡翠不如当初那样漂亮了.但是随着佩戴时间的增加,人体分泌的一些油脂,有机质会逐渐侵入到翡翠的微裂隙中.另外由于佩戴过程中翡翠不断和皮肤,服装之间相互摩擦,相当于不断地给翡翠抛光.这样翡翠又光亮了不少. 七盘玉 玩儿古玉的人都知道盘玉会增加玉质的光亮和润度.盘玉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给玉石抛光和增加有机质的过程. 那么人养玉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呢?个人观点这是无疑的.前面已经分析了翡翠佩戴后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可以导致翡翠的优化.玉石佩戴时间越长,玉质就越好.相反,玉石存放只会导致玉石的玉质相对变差.其原因前面也已经讨论了.但还需要说明的是是不是所有玉质的玉石都一样的呢?显然这也不尽相同的.从翡翠的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纤维状结构,细粒状变晶结构的玉石,由于组成玉石的矿物颗粒结晶细小,矿物间的孔隙很小.这样的玉石显得很细腻.这样的玉石佩戴前后变化不是很明显.玻璃种,冰种,糯种的,变化不大的.相反,一些具有中粒,粗粒变晶结构的玉石,佩戴前后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佩戴过程中会有颜色变化吗?前面我们分析了翡翠的致色原理.是由于致色的离子Cr3+,Fe2+类质同像替代硬玉中的Al3+导致翡翠的绿色.尽管这种类质同像替代是不完全的替代.但是由于它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不会发生矿物相的转变而有这些致色离子的变化.同时佩戴过程中也不会有致色离子的带入而进入硬玉矿物的晶格中.所以,佩戴过程中不会有由于致色离子的变化使得翡翠颜色的增加.但是,由于佩戴过程中油脂,有机质进入翡翠的微裂隙中,造成种水的变化,玉石的透明度增加,显得颜色也随着变绿,这种假相.而不是真的变绿了. 我们还认为,佩戴过程中的这种种水的变化,和人体的皮肤性质有关.油性皮肤的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3-03 08:41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