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4:38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01-26 01:03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 ,“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6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1-26 02:02
(答案→) 解析:(1)维新派宗旨:据材料“今宜仿而行之”可知。洋务派宗旨:据材料,报纸必须“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可知;洋务派任务:据材料“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可知;维新派任务:据材料“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可知;洋务派目的:据材料“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可知;维新派目的:材料二“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可知。(2)据材料分析及所学知识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从制度层面开始学习西方,探索救国道路,启迪了民智,一定时期推动了中国的进步,思想解放是主要影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1-26 03:32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