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在佛教创立之前,世间没有佛教,如此看来,在公元前六世纪,佛教创之前,世间一直没有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吗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6:35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1-03 13:08
不念佛的人绝不可能往生极乐,而按照佛教教义来讲在佛教成立之前,世间没有佛教!),人死后,福报最大的不过往生到天上做天人(待得福报享尽,根据各人业力,仍在六道里轮回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1-03 14:47
释迦不过是古往今来无量数佛祖中的一位而已.在他之前有过去佛,在他之后有未来佛,在佛教理论我们这个婆娑世界是由众生的业力所化,西方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化的所以他们的跟本是不同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秋
  • 2021-01-03 19:05
对对,佛理无形,佛教有形。
  • 2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1-03 17:31
难道如果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了吗?所以说当时虽没有佛教,但有佛理。 佛和佛教只是个载体罢了,真正信仰的是佛理。
  • 3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1-03 16:54
都是骗人的,什么无数佛,都是空虚的
  • 4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1-03 16:00
1、孝顺父母,属于净业三福。能孝顺自然更好,福至心灵啊。但这个不是往生的必要条件。 2、别说断烦恼,即便“伏”烦恼,凡夫也无份的,这也不是往生的必要条件。凡是说“伏烦恼才能往生”的,只是为了鼓励我们修心而已,不可把这个作为往生条件。 大安法师:我们绝对不敢说一定要【伏烦恼(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伏烦恼才能往生’可以很负责的说这个话是不正确的。】伏烦恼是什么水平?伏烦恼是在六即佛,天台六即佛里面那是属于观行即佛的水平了,五品位呀。五品位观行即佛那是智者大师的水平呐。临命终时就有人问智者大师你一生你证到什么水平?智者大师说本来他是想得六根清净位,就是相似即佛位,只是由于领众修行太早,损己利人,但登五品。就是五品位,圆教五品位就是属于观行即佛。观行即佛是什么情况?还没有达到六根清净,就是【没有断见思惑,见思惑没有断但是他伏住了】,伏烦恼。这个伏烦恼观行即佛是属于智者大师的水平。那么藕益大师在一生的修行,也是开悟者“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然而临命终时弟子问你一生证到的位子是什么,他就讲:“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就是在六即佛里面,他是属于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是什么水平?就是凡夫位,但是他开悟了,见解与佛同齐。这个品位的不仅没有断见思惑,【见思惑伏都没有伏住】,是这个水平。 你看看印光大师文钞是给永嘉某居士的好像第五封信里面,专门谈这个问题。你只要看进去了,根本就对这个‘【要伏烦恼才能往生】’根本你就可以置之不理了。 印光大师文钞记(下)——复永嘉某居士书五节录: 智者大师,释迦之化身也。临终有问: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即十信位,获六根清净,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明。):损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部观行位。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断除。)。 蕅益大师,临终有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名字位人,圆悟藏性,与佛同俦,而见思尚【未能伏】,何况乎断? 一定要【伏烦恼】才能往生吗?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揭示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往生到极乐净土的众生,听到水鸟树林风声乐响,就会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看来也有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才能【伏灭烦恼】!原文: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第七个疑问“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 净空法师的恩师李炳南开示:净土行人皆知往生须信愿行三资粮,其中以愿的力量最大,不论任何事,一举一动,都提起往生西方的愿力。遇到事情,心中虽乱,而往生极乐的愿力不断,纵使不断惑、【不伏惑】,也念得不熟,但是到了命终,四大分离之际,八识田中的愿力就能带你往生。 当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的道德、学问都相当好,修持也很好,他到九十多岁就说:在这个世界,凡夫想达到一心不乱的工夫是假的,说自己达到很短暂的功夫成片 (或者说清净心),都已经是把自己夸大了,不可能的事!这是他一辈子精进修学,到九十几岁所讲的话。我们想想看,以他那样的根机都做不到,那我们谈什么呢? 3、一心不乱,只是“克期取证”(阿弥陀经的1到7天)时的特殊要求,不要把这个要求普遍化,更不可视此为往生标准。 净空法师推崇的黄念祖大德的观点: 黄念祖:念不到一心不乱,一样可以往生,但不能一向专念,就不能往生。 因为《阿弥陀经》是打一个突击,【克期取证】。。。 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愿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凭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重要,这是往生的关键。念佛念得多念得少,念得【有妄想没妄想,那不是往生的关键】。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深信切愿,所以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真正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就事一心、理一心,这就是地球上的人,能够现生念到事一心和理一心,谈何容易?可以说没有吧!到事一心,见思惑就没有了;到了理一心,就破无明了。【世间的人,哪里能到这个地步?所以如果不到一心不乱便不能往生,那麼净土法门就成了难行道了,不是易行道了】。 就是这个玄奘翻译的,【【最后不乱是佛的力量,佛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因为佛有接引之愿,凡是你念著我,我来接引你。接引,不是把你接一接,而是加持你,以佛的力量加被你,使你的心不乱,不是你要念到不乱的程度。 印光大师说:“念佛至一心不乱”是观经上品上生的境界。【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观经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 只有得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才能往生吗? 印光大师答:净土法门,犹如大海。长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亦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自己决志求生,唯当企及于此。【若谓非此决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条,不依佛说矣】。(增广文钞卷一三七之五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而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虽将一心分为事一心理一心,但说:“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有愿者,无一不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此即意显:往生不凭功夫深浅,唯凭佛愿救度。为显往生非凭事理一心之修证,大师又说: 古云愚人求净业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复不指事一心】。事一,已非愚人,何况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难成而改修余行】,此之谓也。又此一心不乱,亦分五教,今不叙者,以正指顿圆故。佛说此经,本为下凡众生,【但念佛名,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属顿圆。 观此,知所谓【「一心」者,即「守志不二,但念佛名」】也,此意与善导大师说的“毕命为期,一向专念”完全相同。能如是专念,自然「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故知其事理一心之倡,只是为巧摄圣道归于净土所开之方便。 净土宗祖师藕益大师: 宋明以来,多以通途自力修证,诠释「一心不乱」义。蕅益大师亦多顺他意而处处显事理一心,【然论往生正因时,则毅然舍他义而独显自意,判「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揭示「【一心」者即信愿一心,非禅定一心】,意显往生全凭他力,不在自力修证之深浅。故大师论持名之行时,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不俟断惑,横超三界」,意显「不断烦恼得涅槃」之心要,显彰净土正义。至此,「信愿一心」从「事理一心」中脱颖而出,他力易行之道再度得以大畅。 如其《灵峰宗论》言: 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今人亦然;至心既尔,【【散心亦然】】。 蕅益祖师:欲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大安法师:得不到一心不乱,但只要具足信愿,照样可以往生;【散心念佛】,具足信愿,绝对可以往生。 4、这个也不是往生的必要条件。 5、出离心: 大安法师:汉吴两译这个两种译本说:有一个念佛人【半信半疑念】念到哪怕一昼夜的功夫,中间又后悔退转,这样的一个念佛人到临命终时生重病,神识迷茫,一定要下三恶道,这个时候阿弥陀佛还在慈悲的帮助他,还在梦中示现给他看,让他相信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于是带着这种后悔、忏悔的心再继续念佛都能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门槛是最低的,是无条件的,这个在第十八愿是告诉我们:设我做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既得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你只要具足信愿,哪怕你念十声,这个十声包括你平时念十声,也包括你临终念十声你一定都能往生。你除非愿里边,你想阿弥陀佛设了什么条件呐! 这一愿没有告诉你,你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你一定要念到清净心,乃至于你一定要念到多少佛号,他就最低限度念十声,实际上就是一声。你说,有什么门槛啊?可以说是没有门槛的。现在你认为门槛很高,这是你搞错了。有哪个法师如果说往生净土门槛很高,这个法师也绝对讲错了。 6、观经9品往生,只有上三品说菩提心,中下6品都是往生到极乐后,才发菩提心,经文有明证。 7、8:这都不是往生的必要条件。 信愿行才是条件!行,就是“一向专念”,如果忙,哪怕一天念10声也行! 请“依法不依人”,多看经,少看什么大德的违经之论。 请加入【真佛门】贴吧交流哦!我是吧主。
  • 5楼网友:逃夭
  • 2021-01-03 15:53
整个婆娑世界(也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佛的念力所生化的. 依据佛教的理论.婆娑世界和极乐世界是同时展开的释迦不过是古往今来无量数佛祖中的一位而已,同时整个极乐世界(也就是西天)也是佛的念力所生化的.在他之前有过去佛,在他之后有未来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