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抓得太晚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17:46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01-03 19:05
抓得太晚阅读提示:《抓得太晚》这是一篇时事短评,文章紧紧围绕滇池污染的严重问题展开论述,并指出其症结所在。论点包含在文章中,即治理不要等到“非治不可”的地步才去做。  2月19日中央电视台播发一条新闻:云南省和昆明市准备筹集32亿元,彻底治理滇池的污染问题。看来,云南对于滇池的污染问题真是高度重视了。  可是32亿对于云南这个经济并不算发达的省份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我真担心这32亿都从哪里弄得到。如果钱筹不来,治理滇池也是一句空话。  北京市的财政收入1996年为16亿,相当于北京市两年的财政收入都扔进了滇池里,在下的意思不是不治污染,可是若都这个治法,还不得把国库里的银子都弄个精光吗?  滇池的污染并不是像海上的油轮相撞或者触礁,是突发性造成的一时污染,而是有个较长的过程。不理解的是,我们早干啥了?如果滇池稍有污染,或污染并不严重时,花上几百万、几千万不就治理了?为什么非等到鱼死、虾亡、水臭,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才“下大决心,进行彻底根治”呢?  我们有很多事情都是到了“非抓不可”时才抓,否则便视而不见。社会治安每隔个三五年歹徒太猖狂了,便来一次“严打”,弄得歹徒都有了侥幸心理,怨自己“撞在了枪口”、“自认倒霉”,使法律的严肃性也受到了亵渎。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可是也分“战役”打,问题多了,集中各部门、全社会的力量搞一次“突击”大行动,一下子结扎多少例。  拆坟扒庙,弄得一个市、甚至半个省都满山一片“水泥色”,老百姓财产受损失,山林植被也受到了大面积破坏。为什么不在建第一座坟、修第一座庙时就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呢?  就像滇池的污染,它决不是一两家企业一不留神一下子就给污染了。如果当初把第一个污染源制止住,就不用有后来无数家企业对滇池的全面污染,就不用今天花32亿的巨大投入。这笔钱花得实在冤枉,就像自己给自己拉口子,自己再去花高价买刀伤药。  (1)《环境保护法》本身并不能保护环境,可是我们的国情也有另外的一面,这便是听上边的,听大官的话,只要各级政府真抓、真管、真干的事儿没有行不通的。  (2)可是人们总是以种种借口拖着不办,非等到“非抓不可”时才干,这难度岂不更大了?  (3)只要是为民造福、为子孙后代谋利的好事,政府下决心干,便能一呼百应。  (4)当然了,什么时候治理滇池的污染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还有长江、黄河、珠江,都有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如果也等到“非治不可”的地步,恐怕12亿人不穿裤子、不吃饭省下的钱来治污染也不够了。那时再说“彻底根治”说得多么坚决彻底、雄心勃勃也都晚了。1.第4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2.第8段中“这笔钱花得实在……高价买刀伤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3.文中标有(1)(2)(3)(4)序号的段落是无序的,按照逻辑顺序,其正确的排列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4.阅读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1)本文段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2)用加粗在原文上标明有叙述性的语句。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与该段哪些语句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是一篇时事短评,论点包含在文章中,即治理不要等到“非治不可”的地步才去做,因为文章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7.文章紧紧围绕滇池污染的严重问题展开论述,请指出其症结所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1-03 19:26
答案:解析:  1.排比、反问  2.指出了不重视治理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及惨痛教训,并以切肤之痛发人深思,亦不乏辛辣的嘲讽。  3.(4)(1)(3)(2)  4.(1)议论、叙述;(2)“社会治安……也受到了亵渎”。  5.举例子,作比较;“把国库的银子都弄个精光”。  6.点明了中心论点  7.“如果当初把第一个污染源制止住,就不会有后来无数家企业对滇池的全面污染,就不用今天花32亿的巨大投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1-03 20:59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