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刘克庄的《忆秦娥》里的上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诗人情感的寄托物是什么?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0 03:14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4-10 00:14
刘克庄的《忆秦娥》里的上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诗人情感的寄托物是什么?
忆秦娥
寒垣冻结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上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词人情感的寄托物是什么,选用这样的意象有什么好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4-10 01:01

开头以“梅谢了”三字说明季节正当柳垂金丝的早春.春梅谢去,引起作者一系列的联想.他想起这时中原大地宋、金边界地区,该也在冻解冰融、逐渐转暖了吧?宋、金自“绍兴和议”之后,两国边境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所谓的“塞垣”已不是往昔的北地,所以“鸿归早”也暗示着国境线的南移.另外鸿归本来早于燕归,晁冲之在《汉宫春》一词中写道:“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准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鸿雁带着多少人的故国之思,越过那冰雪初溶的“塞垣”,飞往沦陷已久的中原.
接下去“鸿归早”三句,要借鸿雁带讯问候故都父老.大梁,是战国时魏国首都名,即北宋汴京.范成大曾于孝宗乾道六年为“祈请国信使”去金国索取河南“陵寝”,一路有诗,其中《州桥》诗写他在汴京州桥看到父老们切盼恢复中原的心情,“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而杨万里则用不同的写法道出中原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只能忍泪吞声,“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初入淮河四绝句》)好不容易看到宋朝派来的使臣,遗民父老才能倾吐亡国之痛.鸿雁虽然每年都要回到江南,但又无法为他们倾诉苦情.本词作者将希望寄托于鸿雁,想象它能作为来自南方的问候使者,使遗民父老见雁犹如见到江南故人,从而得到慰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