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茶馆>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08:20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2-15 03:5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各题  前辈作家大都在他们的青年时期,达到了自己的写作高峰。建国以后,前辈作家大都正在盛年,或前点或后点都应是写作的丰收时期。他们的创作活动,若从经历的种种政治运动的精神看,可以说是从善如流。不过冷静下来想,觉得他们后期的努力,极少超过前期的成就。  老舍先生有个例外的壮举,那是话剧剧本《茶馆》。  《茶馆》是他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中少见的一个后期超过前期的高峰,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诸多艺术家通力合作,导演表演都上了高峰。这高峰那高峰,成了北京人艺的保留节目,老人艺的风格发挥极致的王牌剧目。因此,《茶馆》的出现,有好些个叫人思索的方面。  比方说,这高峰那高峰的作品,却是全世界只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家演出。据说,也有别的剧院剧团想演来着,都没有演成。那么这是“阳春白雪”了?可是北京人艺屡演不衰,不见得曲高和寡。  随着“文化大革命”到来,这个戏当然是毒草。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也不够了,是为封资修唱挽歌,向新社会反攻倒算。既是挽歌,结尾中撒纸钱又唱又跳的一场,就成了“要害”,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主演王掌柜的于是之心中不安,“交代”问题道:《茶馆》原来没有这场戏,有回老舍向演员们征求意见,于是之他提出来结尾秃了点儿,演到这里没事儿不好演了。老舍这才想出了撒纸钱来的,不能全赖在人家身上。  不久,老舍走进太平湖水中。传说打捞的人说,在湖底立着。《茶馆》也没了“票房价值”,也立在太平湖底了。  其实,《茶馆》第一次上演,正赶上大跃进,报上几乎没有捧场的文章。  据说当年,有一天,北京人艺的几位艺术家,在老舍那里看见一个本子。老舍把一些还没有完成的东西拿来与艺术家们商量。记得其中有一场戏极好,希望老舍写成一个剧本。这就是后来的《茶馆》的第一幕。可是当年就传出来一句话,确实有这么一句话,老舍听了意见,说:“那就配合不上了。”  五十年代的剧作,老舍在配合。配合婚姻法,配合选举代表,他是要宣传从“莫谈国事”到“参政议政”的。若照艺术家们的说法写下去,配合什么呢?  现在看来,他那不少“配合上”的戏,都不能上演了,上演也没有观众了。偏偏这个“配合不上”的,还在舞台上放光彩。“那就配合不上了”这句话提出问题,是最有琢磨头的事。(选自林斤澜《<茶馆>》前后,有改动)1.“前辈作家”在写作高峰期为什么“极少超过前期的成就”?请从第一段选一句话,从文章的后半部分选一个词来揭示其中的原因。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茶馆》的“这高峰那高峰”,请举例说明作者剧本创作的突出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什么?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于是之说《茶馆》原稿“结尾秃了点儿”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白昼之月
  • 2019-09-29 05:29
答案:解析:  1.一句话:他们的创作活动……,可以说是从善如流;一个词:配合  2.提示:从戏剧冲突、结构、人物、语言的一个方面举例分析即可。  3.意思是:这两种动物最毒的部分在“尾巴”和“尾上针”;要说明:当时的批判者认为《茶馆》结尾是最恶毒的部分。  4.意思是结尾单薄,内容不充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19-08-11 11:24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