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默冬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6:56
  • 提问者网友:眉目添风霜
  • 2021-12-22 17:18
默冬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2-01-22 04:18
1. 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胃三经。具有清心润肺、养胃生津之功效。用于热病伤津,虚劳烦热,咽干口燥,肺燥干咳,肺痨咯血,肺痈,肺痿,消渴,肠燥便结等症
2. 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
3. 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
4. 泡水功效没有其它搭配方式好
5. 推荐:

麦冬沙参鸭汤:
【原料】麦冬6g、沙参23g、老鸭358g,食盐适量。
【做法】
1.将老鸭放入汤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滚。
  2.将水倒掉,洗净老鸭。小编推荐:麦冬食用方法与作用
  3.一次性注满清水,放入沙参、麦冬,大火煮滚。
  4.再煮5分钟,倒入电炖锅内,通电,煲2小时。
  5..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拌匀,断电;盛入碗中即可。小编推荐:麦冬适合哪些人
  【功能】有养心、滋肾、益肺、补脾、延年益寿的功效,是适宜久食的滋补佳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2-01-22 06:44

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希望对你有帮助。

  • 2楼网友:逃夭
  • 2022-01-22 05:22
你说的是中药麦冬吧。  【麦冬泡水的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麦冬泡水的作用】:   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   2、治疗肠燥便秘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慢性胃炎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糖尿病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6、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7、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鸡蛋5个,枸杞、花生米、瘦猪肉各30克,麦冬10克,盐、湿淀粉、味精各适量。首先将花生米煎熟,枸杞洗净,入沸水中略氽一下。麦冬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猪肉切丁,鸡蛋打在碗内,加盐少许打匀,把蛋倒进另一碗中隔水蒸熟,冷却后将蛋切成粒状。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肉丁炒熟,再倒进蛋粒、枸杞、麦冬碎末,炒匀,放盐少许及湿淀粉勾芡,放味精调味,铺上花生米即成。每日2次,佐餐食。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的辅助治疗。健康人食用能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麦冬泡水能明显提高人体耐缺氧能力,其改善心绞痛症状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麦冬泡水对血糖尚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促进胰岛素细胞自我修复。以麦冬为主药的生脉散有强心、对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和抗休克等作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麦冬泡水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麦冬水喝多了,会造成脾胃虚寒。麦冬可以延长果蝇寿命,提示有延缓衰老趋势,但是不要因为这样而认为麦冬产品,食用越多越好,其实,产品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游泳试验表明麦冬所含皂甙、多糖、氨基酸等有明显抗疲劳作用,麦冬性寒,如因脾胃虚寒,而见有腹泻便搪,舌苔白腻,消化不良者,均不宜应用。而儿童正属于消化系统不完全的群体,所以我不建议喝,个人建议小儿便秘可以煮白萝卜水喝,有比较好的效果。   【麦冬的使用禁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   ②《药性论》:“恶苦芺[音ǎo]。畏木耳。”   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忌鲫鱼。”   ⑤《本草经疏》:“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卓泄泻者,咸忌之。”   ⑥《药性纂要》:“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   ⑦《本经逢原》:“风热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误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