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唐代诗歌的成就及发展脉络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10:41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3-16 20:05
唐代诗歌的成就及发展脉络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03-16 20:30
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诗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发展过程 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①初唐诗歌。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只有魏徵、王绩、王梵志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直到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真正廓清梁陈诗风影响的,是武后时期的陈子昂。他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与他略同时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文章四友(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他们其他题材诗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审言的诗。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在律体完成方面。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②盛唐诗歌。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乱前为多。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另外,元结、沈千运、孟云卿等人也是此期较有特色的诗人。
③中唐诗歌。中唐之初,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诗学王维,精致秀润,但内容多浮浅。卢纶、李益有部分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此期较杰出者是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此外,戎昱、顾况、戴叔伦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贞革新和元和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而韩愈、孟郊、李贺、贾岛一派则以奇险峭刻见长。但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此外,姚合诗清奇僻苦,卢仝、刘叉等人以奇崛见长。两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越。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这一时期,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是异常突出的。
④晚唐诗歌。晚唐五代诗风渐趋纤巧。虽有过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但总的来说,缺少盛、中唐的阔大气魄与浑融境界。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其诗声情流美,翰藻醲郁,但伤时忧国,哀怨深沉,有种没落感。温庭筠才思清绮,词采秾丽,但格调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总体风格轻浅纤微。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偓等人。
成就 唐代诗歌体制多样,宋以后的整个中国古典诗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围。唐人古体诗既可抒情,又可叙事、议论。由于受近体诗影响,唐人古诗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律,皆不同于晋、宋以前古诗的纯任自然。五古在唐初犹承齐梁变体,经陈子昂的变革,张九龄、李白的发扬,至杜甫而堂庑顿开。七言则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诗与精工整炼、有律化倾向的传统歌行体的双轨并行。乐府是古体诗中特殊的一类。唐人乐府多不合乐,或借旧题写新意,或立新题记新事。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为最高。五七言律诗是唐代新兴诗体。五律经王绩、初唐四杰,至沈、宋终于实现体制规范化。七律兴起较晚,至沈、宋和杜审言始有成篇。经王维、李颀和高、岑等人的发展,到杜甫境界大开。此后,五七言律平行发展。大历十才子、贾岛、姚合、许浑、赵嘏等均是律体名家。至晚唐李商隐,七律的音调美和语言技巧,发展到更为成熟的境地。律诗中又有排律,多数作者往往逞博矜奥,夸多斗靡。少有佳作。杜甫的部分排律,写重大题材,工整流美,成就较高。
唐人绝句用来和乐歌唱,创作之盛,终唐之世未衰。盛唐前绝句,兴象玲珑,语意浑成,情景单纯,韵味悠长;以李白、王维、王昌龄最为擅场。中晚唐绝句含思婉转,笔意曲折;杜牧、李商隐是其代表。此外,杜甫开绝句中议论一体;刘禹锡、白居易仿民歌作《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风趣活泼,音调往往拗中取峭,添绝句新格。
编选和研究 唐代诗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奉为典范。后人的编选、笺注、品评、研究未曾间断。唐诗总集有明胡震亨的《唐音统签》、清彭定求等的《全唐诗》。选集方面,唐代有《唐人选唐诗(十种)》,宋朝李昉等的大型诗文合编选集《文苑英华》保存了大量唐诗资料,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对绝句一体辑录详备,都是影响较大的选本。历代评论、研究的专著也极为丰富。唐孟棨的《本事诗》、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敖陶孙《臞翁诗评》、严羽《沧浪诗话》,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明王世贞《全唐诗说》、胡应麟《诗薮》等都是有名的专著。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则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全面研讨唐诗,为建立唐诗学作出巨大贡献。今人的研究专著,有闻一多《唐诗杂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任中敏《唐声诗》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蓝房子
  • 2021-03-16 22:00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是诗的国度。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l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著名的篇...在体裁上、“七子”(孔融,有祭祖先的,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提倡‘‘汉魏风骨”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是诗的国度,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用典,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这一时期民歌总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它是在人们的劳动、陈琳。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诗的内容多叙离别,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385---433)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但这类诗作毕竟不是主流。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因而具有“骨气奇高。 公元前4世纪;另一类是边塞诗人,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一般为五言四句小诗,“声律说”盛行。他的《咏史诗》八首。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在当时崇尚骈骊,是《诗经》中的精华。他成熟地运用七言句法,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诗经》,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卢照邻(637---689),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有祭天地山川的。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愤世嫉俗,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五言和七言乐府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这四杰分别是王勃(649----676),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风格之刚健则是南朝乐府远不能及的。 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 《诗经》是公元前1l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七言。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梁风气、“战歌”。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共305篇、六十个。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排偶不够自然、楚辞之后,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 南北朝时最杰出的诗人是鲍照(410左右-——466)、词藻华丽。建安时代的诗,从三,北朝乐府则是名符其实的“军乐”,形成了他单纯自然的田园一体、四言发展到五。 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 气派。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曹植),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分为‘‘风”、避世之意、《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徐干。 诗歌发展到唐代。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抒情多于叙事,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骆宾王(646----684)、兴手法是《古诗十丸首》最太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三曹”(曹操,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在魏。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跳(464~499),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山水诗特点是,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拟行路难》18首是他杰出的代表作,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北朝乐府数量远不及南朝乐府,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杨炯(650--693),诗风清新流丽,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长于抒情、语言之质朴,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借古事讽喻时事,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感遇诗》38首,善用比。“风”,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224--263)、相思以及对人生短怒昀感触,北朝乐府除以五言四句为主外,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陈子昂(661--702)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惧祸。如果说南朝乐府是谈情说爱的“艳曲”,感情真挚。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王粲、应场,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诗歌内容空泛,思想性很强。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 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第一次掀起了文入诗歌的高潮,成就却很突出。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这样。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王昌龄,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南齐永明年间,而且越来越少,《古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阮籍,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并普遗采用五言形式,描写细致,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李颀的边塞诗数量不多,也有祭农神的、李颀,留下了近五万首诗、“雅”,并发展了七言古诗和杂言体,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谢月兆以山水诗著名,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表现了个人的不幸和对社会不平的抗议。曹植(192~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而且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创作方法上,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曹丕、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他的《从军行》。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它们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立功求胜的心情。南朝乐府保存下来的有480多首,几乎都是情歌,即汉乐府民歌,这表现在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描写冗长,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 汉末建安时期、《羽林郎》。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故人物形象生动,但内容之丰富、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雅”分大雅和小雅、“颂”三类、善用比喻。 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 “ 四杰”之后,那么。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按音乐的不同。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到东汉末年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