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等温线数值大小,怎么判断温度的高低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0 17:20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02-09 21:39
根据等温线数值大小,怎么判断温度的高低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2-09 22:18
无法回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2-09 23:10
等温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技巧 湖南省耒阳市一中 曹飞跃 吴济廉 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的因素单一,如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太阳辐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气温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除太阳辐射外,还有洋流、地面状况、大气环流等,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等温线发生弯曲变形。那么,这些因素使等温线向什么方向弯曲,以及如何根据弯曲方向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 一、口诀法 口诀:“一陆南”,谐音记忆为“一路难”。即一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此外,还有“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等口诀。此方法主要运用于海陆分布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由于其便于记忆,运用方便,并且无须考虑南北半球问题,所以掌握此方法能迅速准确地解决相关问题。 例1:已知图一是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问a、b两地何处为陆地,何处为海洋?此类题目,无论如何变化,究其实质,无非两种类型:一是给出时间条件求地点,二是给出地点条件求时间, 无论哪一类问题都可以用“一陆南”口诀解决。此题按常规方法解答比较麻烦,需要分南北半球两种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比较a、b两处相同纬度上两点的气温高低,来判断海陆分布情况,而且还需要考虑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头脑稍微不清醒就很容易出错。如果利用口诀“一陆南”,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显然a为陆地,b为海洋。第二类问题“已知a为陆地,b是海洋,判断此时为几月份?”仍然可用口诀“一陆南”,快速得出此时为1月份。 二、规律探索法 此法运用范围较广,可以应用于受洋流、地势、地面状况等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 等温线弯曲分布有如下一些规律: 影响因素 与同纬度地区气温比较 等温线弯曲状况 暖流(寒流)经过 气温高(低) 向高(低)纬凸 地势低(高) 气温高(低) 向高(低)纬凸 大陆夏(冬)季 气温高(低) 向高(低)纬凸 海洋冬(夏)季 气温高(低) 向高(低)纬凸 由此可总结出等温线弯曲分布有“高高低低”规律,即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反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偏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偏低。 例2:在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上,判断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温高低。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份0℃等温线东部大致与秦岭--淮河一致,西部沿青藏高原东南部边沿明显地向低纬凸出,根据“高高低低”的规律可知,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4℃等温线在四川盆地向北弯曲,8℃等温线在云贵高原向北弯曲,即向高纬弯曲,说明冬季气温较我国同纬度地区偏高。 利用这一规律还可以验证口诀法的正确性:1月份,北半球大陆气温低,故向低纬凸,即向南凸,南半球大陆气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也是向南凸,因此无论南北半球,“一陆南”口诀都适用。 三、作辅助线法 此法适用范围很广,它不仅可以解决由于各种因素而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还可以拓展到解决其他一些等值线的弯曲问题。例3:如图二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丙,要求判断洋流l性质。可依以下步骤: 1、设l与等温线乙相交于a点,则a点温度为乙; 2、作a点切线与等温线甲相交于b、c两点,则b、c两点温度为甲; 3、显然a点温度高于b、c(因乙>甲),即a点有暖流经过(增温)。 此法初看之下似乎很复杂,实际运用起来非常方便。不仅如此,它还可以用来判断山脊线、山谷线,以及2002年高考中关于等盐度线的弯曲之类的问题。 例4:如图三(等高线分布图),要求判断虚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可依据以上方法作辅助线与等高线相交于b、c,如果a<b、c,说明此处中心高度小于两侧高度,故为山谷;如果a>b、c,则中心高度大于两侧高度,故为山脊。 例5:(2002年高考题11题)如图 四,要求判断影响等值线向外凸的主要因素。此题首先必须判断q点海域与外海的盐度高低,可以根据方法三判断,过q点作切线交等盐度线于b、c,显然b、c盐度大于q点,说明q点由于某种原因而使该处的盐度降低,再联系此处为长江入海口,则可以判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径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