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例举对学生发展起负向功能的表现,找出原因和解释问题的对策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3 18:38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5-13 05:59
分析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例举对学生发展起负向功能的表现,找出原因和解释问题的对策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5-13 07:36
- 最佳答案-网友投票选出
- 论教育的负向功能
黎君
摘 要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这一系统和文化活动在作用于社会和人(环境)时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即产生正功能时,它对社会和人(环境)产生的消极作用。在现实中,它表现为: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造成人们唯科学主义思维模式,强化种族中心主义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 功能 负向功能
就功能的最一般意义而言,人类对教育功能(作用)的关注始自于教育理论产生之初。早期的教育家,无论是古希腊、罗马的,还是中国古代的,他们在阐述其教育思想和目的时,都有意无意地涉及到教育的功能(作用)问题。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未能明确提出教育功能的概念。
最早提出教育功能概念并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的学者是法国的涂尔干(durkheim,e.)和美国的帕森斯(parsons,t.)。前者从社会本位论观点出发,认为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于使受教育的青年一代社会化,首提教育的根本功能就在于使“个体我”转化为“社会我”,从而开辟了教育功能的研究领域;后者通过对社会结构功能的深入研究,构架出一系列功能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功能的一般原理,创设了具体的功能作用模式,从而为教育功能研究进行了理论填补。二次大战之后,有关教育功能的研究得到广泛发展。⑴
但是,以往对教育功能的研究,意力主要集中放在教育的正向功能上,而对教育负向功能问题的研究以前,少有人问津。
对教育的负向功能进行前期开拓性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merton,r?k.)。默顿在批判帕森斯的功能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负向功能论。由于默顿的结构功能理论基于整个人类社会系统而提的,他并未深入地探究教育的负向功能。
首先运用默顿的结构功能理论讨教育的负向功能问题的西方学当推日本的柴野昌山。柴野昌山在其年代发表的《学校的负向功能》一文利用默顿的结构功能理论,将学校的功能作了逻辑的构设,把学校教功能划分为四类,即:显性正功能,负功能,隐性正功能,隐性负功能。但是,尽管柴野昌山在结构上设置了的负向功能,可是,也许由于教育在功能上显现的众多的正向(积极)性过于迷人,结果使柴野昌山“不情愿将教育的‘显性负向功能’同‘教育’活动联系在一起”⑵,故而柴野昌山未能就教育的负向功能展开整体性研究。
在我国,明确提出应对教育的负向功能进行研究的是张人杰先生⑶。张先生之后,我国出现了为数不多的研究教育的负向功能的论文。如吴康宁先生的《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述评》诸文,但已有的论文重点多在引申和解释教育的负功能之上,对究竟什么是教育的负向功能,教育负向功能的性质、分类、机制及特点,教育负向功能的表现是什么等,并未给予令人满意的解答,甚至有的论者误把对教育的不恰当利用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当作教育的负向功能⑷。
鉴于对教育负向功能的把握有助手使我们对教育进行哲学上的反思及构建新的教育理论分析框架,并能在实践中帮助我们思考怎样的教育才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一实际问题,故笔者欲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教育的负向功能进行再探讨,以求梳理出教育负向功能的理论脉络。
一、功能的定义以及默顿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
“功能”一词的词典含义是“功效、作用”⑸。很显然,此项定义只适于我们对功能的初步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功能含义系指:表征系统和事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侧重系统和事物对环境产生作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概言之,功能是是 ..........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