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烛之武退秦师概括出几个重要的成语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1:39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3-03 03:03
烛之武退秦师概括出几个重要的成语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3-03 03:53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秦晋联军大兵压境,弱小的郑国孤立无援而危于累卵,正像佚之狐所言“国危矣”。

【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郑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际,没有在慌乱中开门投降,也不是匆忙地发布迎战动员命令,而是果断接受佚之狐的建议,与名不见经传且已“退居二线”的烛之武坦诚相见,让他去说秦君。

【临危受命】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捐弃年轻时不得志的前怨,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接受使命,表现出顾全大局的气度和胸有成竹的智慧。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秦晋两国虽然国君之间世代互为婚姻,但是政治家决策及行为方式必从本国利益出发。由于地理位置关系的客观原因以及曾经的嫌隙,两国之间本来就貌合神离,尤其是秦伯的狐疑两端,这些都让烛之武看得一清二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烛之武在充分了解秦伯狂妄自大、利令智昏、动摇不定等心理的前提下,先向秦伯示弱,满足其虚荣心,解除其戒备心理,为让秦伯接受自己的观点做好了心理准备。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烛之武知己知彼,因势利导,以利害关系说动了秦伯。秦伯的单方面退兵,使秦晋联盟分崩离析,郑国的倒悬之危终于在烛之武一番细针密线的论说中迎刃而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慌
  • 2021-03-03 07:10
秦晋之好
  • 2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3-03 05:31
以六个成语解读《烛之武退秦师》 左养正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秦晋联军大兵压境,弱小的郑国孤立无援而危于累卵,正像佚之狐所言“国危矣”。 【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郑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际,没有在慌乱中开门投降,也不是匆忙地发布迎战动员命令,而是果断接受佚之狐的建议,与名不见经传且已“退居二线”的烛之武坦诚相见,让他去说秦君。 【临危受命】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捐弃年轻时不得志的前怨,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接受使命,表现出顾全大局的气度和胸有成竹的智慧。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秦晋两国虽然国君之间世代互为婚姻,但是政治家决策及行为方式必从本国利益出发。由于地理位置关系的客观原因以及曾经的嫌隙,两国之间本来就貌合神离,尤其是秦伯的狐疑两端,这些都让烛之武看得一清二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烛之武在充分了解秦伯狂妄自大、利令智昏、动摇不定等心理的前提下,先向秦伯示弱,满足其虚荣心,解除其戒备心理,为让秦伯接受自己的观点做好了心理准备。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烛之武知己知彼,因势利导,以利害关系说动了秦伯。秦伯的单方面退兵,使秦晋联盟分崩离析,郑国的倒悬之危终于在烛之武一番细针密线的论说中迎刃而解。 【小结】在郑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郑伯从谏如流,委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临危受命的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洞若观火,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终于说退秦师,化险为夷。
  • 3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3-03 04:49
从谏如流 化险为夷 危在旦夕 以退为进
  • 4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3-03 04:25
除了那六个以外,我自己总结的。。 大兵压境 兵临城下 国无宁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三心二意 以礼相待 忠心不二 兵连祸结 从善如流 脱颖而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言不由衷 惺惺作态 心口不一 后悔莫及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能言善辩。。。。。。 就这么多了,望楼主喜欢采纳,谢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