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僵”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02:48
  • 提问者网友:情歌越听越心酸
  • 2021-03-06 02:19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僵”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3-06 02:34
僵——直挺挺,不灵活:冻~。~硬。~直。~化。~卧。~死。~冷。~滞。

【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解释】: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3-06 04:05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人解释为:有许多腿的虫子,死了也不僵硬。这种解释是不准确的。

“百足之虫”并非泛指,而是特指。“百足”又叫“马陆”,是一种节肢动物,躯干有20节,第2-4节各有一对步肢,自第5节开始各有两对步足。生活在阴湿的地方。“之”在这里是指示代词“这”、“此”的意思。“百足之虫”就是“百足这种虫子”。

“死而不僵”也并非是“死了也不僵硬”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作为“僵硬”义项下的一个例句,可见是把该句中的“僵”当“僵硬”理解的;但从词源和词义上看,似乎不妥。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源出三国魏曹元首(冏)的《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这里的“僵”应该是“倒伏”、“倒下”的意思,而不可能是“僵硬”的意思。因为“扶之者众也”与“不僵硬”没有因果关系,而与“不倒下”才具因果关系。《史记·苏秦列传》:“详(佯)僵而弃酒。”《汉书·眭弘传》:“僵柳复起。”这些句中的“僵”都是“倒伏”、“倒下”的意思。

总之,“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全句的意思应是:百足这种虫子,即使死了也不倒下。比喻某人或集团虽然失势了,但仍存在一定的气势和能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