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李白后来遇没遇到孟浩然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7:33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4-03 10:40
李白后来遇没遇到孟浩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4-03 12:05
李白同孟浩然相遇不少。七二六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七二八年(开元十六年)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七三六年(开元二十四年)李白三十六岁。春在太原,曾北游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南下洛阳与元丹丘相逢。秋,至篙山元丘处,结识岑勋。南返途经襄阳时,与孟浩然再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4-03 12:26
  • 其实楼主这个问题我也有想到过,看起来很难解答,实际上是可以想象的,合理的答案就是:大部分有作品流传下来的诗人,其生活并不一定很拮据。很多著名的作者都是有官职在身的,也有例如李白之流,狂放不羁,随意任性的,家中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就是富二代。例如杜甫,即便其诗词作品大部分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色彩,其本身也是有官职的。而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基本上是入不了“诗歌”这个行当的。
  • 为什么或者说穷人“没机会”呢?这不仅是经济条件,生活压力等原因,其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也是不同的。诗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呢?以前我也是不清楚的,看过一本网络小说《赘婿》,这方面才有些感悟了。诗歌主要流传于各种诗会,聚会,所谓的文人雅士有了好的作品,在某一场中胜出,在某一地域内出了名气,再经过多地游历,名气大一些,才会被某些大家或者大势力看中,选拨出来。这样名气才会真正的大起来,有了名气,生活自然也就有了保障了。
  • 在古代,更多的人是没有权利是研究诗词的,普通民众的文化程度很低是一方面。诗歌文章其实是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了,参与者也大多身份显贵,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生存的压力呢?而我们现代人,文化传播的途径太多了,网络成为主流,各种草根作家、作品满足了大多数民众的文化需求。然而,如果将这些作为谋生途径,生活压力可能比古人还要大的。
  •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