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 诸葛亮不跟刘备去伐吴啊?

答案:6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13:21
  • 提问者网友:流星是天使的眼泪
  • 2021-02-13 04:59
RT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雾月
  • 2021-02-13 06:18
诸葛亮为什么不跟着刘备一起伐吴呢?
  1.伐吴的后果。
  伐吴,会使蜀国元气大伤,国力衰减,加速蜀国的灭亡。
  伐吴,会逼迫吴国和魏国联合,蜀国要面对的是魏国的乘虚而入和吴国的正面反击。魏国的国力最为强盛,兵强将广,乘虚而入的魏国可以轻易灭掉空虚的蜀国(诸葛亮死后,魏国灭蜀只用了两路兵)。吴国的正面反击是保家卫国之战,可谓关系到国家存亡,吴国的将士必定死战,蜀国将会受到吴国最猛烈的反击(吴国先前一把火烧跑了曹操,之后又一把火烧跑了刘备,都是保家卫国的战争)。
  另一方面,蜀国刚刚建立(刘备夺刘璋和张鲁的地盘,人心是否臣服是个问题),政权不稳固,久经战事,百废待兴,诸葛亮需要留在蜀国搞建设。
  2.吴国能被蜀国吞掉吗?
  答案是不能,蜀国的实力很弱小(小说里“拥刘反曹”,把蜀国的国力描写的很强大,其实不是这样的),刘备起兵伐吴,就算顺利的话,最多也就只能收回来个荆州,而且能不能守住还是问题,根本无法撼动吴国的根基,这跟蜀国的兵力关系不大,而跟蜀国的综合国力关系很大,蜀国的综合国力在三个国家中是最弱小最落后的。
  就算刘备没有被“火烧连营七百里”,挺过了火计,那么刘备能打持久战吗?偌大的东吴,岂是一朝一夕能灭掉的?持久战是必须的,但是蜀国的国力不如吴国,打持久战对于蜀国来说等于是慢性*。最终蜀国会被吴国拖垮。
  诸葛亮心里知道,起兵伐吴只是浪费而已(之后的伐魏也是),只是没有想到刘备会浪费的这么彻底,把蜀国本来就不多的“资本”浪费殆尽。结局猜到了,但是没猜到竟然会这么惨,诸葛亮以为刘备“碰钉子”后就会回来,结果却是这个“钉子”直接让刘备全军覆没。
  3.伐吴能避免吗?
  答案是不能,关羽是刘备的义兄弟,刘、关、张结拜时候的誓言是“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这三个人同生死共命运,在乱世中结下了比亲兄弟还要深的情谊。关羽的死让刘备疯癫了,什么都不顾了,于是就把蜀国的全部家底拉出去攻打吴国。诸葛亮死劝,不管用,赵云劝谏,不管用,刘备的举动可以理解,但是不应该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掌管国家大权的人应该有的举动。
  既然伐吴不能避免,伐了又伐不过,诸葛亮去不去已经不重要了,伐吴的结果是必定失败,诸葛亮还不如呆在家里防范魏国。
  4.蜀国的战略
  诸葛亮的战略主张是“联吴伐魏”,关羽守护荆州的时候,诸葛亮曾经下达过“八字方针”,即为:东和孙权,北据曹操。如果关羽遵循这“八字方针”,荆州可保无虞,但是关羽却让自大冲毁了理智,关键时刻忘记了“八字方针”,与吴国为敌,失去了外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2-13 10:26
在家看门
  • 2楼网友:鸠书
  • 2021-02-13 09:20

1.蜀国在四川立足未稳,而张关已死必须留一人把收大本营,此人非诸葛亮莫属;2.诸葛亮坚决反对伐吴,道不同不相为谋,刘备宁可不用它,3.周瑜已死,刘备对吴国将领没有畏惧,4,这个是胡乱猜测,但我认为也有一点道理,刘备没那么信任诸葛,诸葛瑾在东吴,刘备不放心。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谢谢!

  • 3楼网友:毛毛
  • 2021-02-13 08:48
刘备不带他去玩 因为他总拦着刘备 所以刘备告他,你不爱去在家呆着
  • 4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2-13 07:13
诸葛亮不支持讨伐东吴,同时知道东吴占据地利、人和之势,西蜀刚刚成立,国力不强,原来的蜀地臣民多有不服,因此留守已保后方安定,同时刘备败退后可以接应。
  • 5楼网友:行路难
  • 2021-02-13 06:26
一,当时蜀国政务需要一大臣来承担,而在刘备手下只有诸葛亮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诸葛亮反对伐吴,刘备觉得带着他也是麻烦,不想听他劝说 三,刘备刚愎自用,认为自己征战多年,孙权一小儿,岂能与他为敌 四,刘备当时太过激动,不理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