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被视为格言警句的有哪些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1 08:05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04-21 02:11
伶官传序被视为格言警句的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鸦
- 2021-04-21 02:28
满招损,谦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日:“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壮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翻译】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上天的旨意,难道没有人为的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他的儿子庄宗,并且告诉他说:“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立他为王的;契丹王原与我订过盟约结为兄弟,可是都背叛晋而归附梁。这三个人,是我的遗恨。现在给你三支箭,你可不要忘了你父亲报仇的愿望!”庄宗领了箭,把它们藏在太庙里。后来他出兵打仗,就派遣部属用一副猪羊到太庙祭告,取出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凯旋再把箭送回到太庙去。
正当他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帝及其部将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交还到先王灵前,禀告成功时,庄宗意骄气盛,可说是雄壮极了!到后来仇人已消灭了,天下已经平定,这时一个人夜间喊起来,作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慌张张向东逃出,还没有看到叛贼,士兵就溃散了,庄宗和臣下面面相觑,不知道到哪儿去才好,以至对天盟誓剪断头发,泪水沾湿了衣襟,这是多么衰败凄惨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探求它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尚书》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所以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所有天下豪杰都不能跟他争雄;等到他衰落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却落得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人生的祸患常常由细微的事情累积而成,智勇的人大多被他溺爱的事物陷于困境,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赏析】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
对于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来说,五代的历史还是近代史。作者用近三十年的时间编撰《新五代史》,目的是要用时隔不久的历史经验给在位的统治者提供借鉴。如他自己所说: “昔孔子作《春秋》,因乱世而立治法,余述本纪,以治法而正乱君,此其志也。”(见《欧阳文忠公文集》附录卷五“事迹”)为此,他在书中对一些他认为特别值得后人警惕的事件,或发人深思的问题都用序、论的形式阐明自己的看法。 《伶官传序》就是这类文字。它通过总结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历史教训,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指出国家的盛衰主要决定于人事。这种看法,不但在当时有现实意义,今天还值得我们深思。
前人多言此文写法受到《史》、《汉》论赞的影响,蔡世远即云:“子长论赞文多短简,或论其利(有学者疑‘利’当为‘一......余下全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日:“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壮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翻译】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上天的旨意,难道没有人为的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他的儿子庄宗,并且告诉他说:“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立他为王的;契丹王原与我订过盟约结为兄弟,可是都背叛晋而归附梁。这三个人,是我的遗恨。现在给你三支箭,你可不要忘了你父亲报仇的愿望!”庄宗领了箭,把它们藏在太庙里。后来他出兵打仗,就派遣部属用一副猪羊到太庙祭告,取出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凯旋再把箭送回到太庙去。
正当他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帝及其部将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交还到先王灵前,禀告成功时,庄宗意骄气盛,可说是雄壮极了!到后来仇人已消灭了,天下已经平定,这时一个人夜间喊起来,作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慌张张向东逃出,还没有看到叛贼,士兵就溃散了,庄宗和臣下面面相觑,不知道到哪儿去才好,以至对天盟誓剪断头发,泪水沾湿了衣襟,这是多么衰败凄惨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探求它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尚书》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所以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所有天下豪杰都不能跟他争雄;等到他衰落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却落得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人生的祸患常常由细微的事情累积而成,智勇的人大多被他溺爱的事物陷于困境,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赏析】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
对于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来说,五代的历史还是近代史。作者用近三十年的时间编撰《新五代史》,目的是要用时隔不久的历史经验给在位的统治者提供借鉴。如他自己所说: “昔孔子作《春秋》,因乱世而立治法,余述本纪,以治法而正乱君,此其志也。”(见《欧阳文忠公文集》附录卷五“事迹”)为此,他在书中对一些他认为特别值得后人警惕的事件,或发人深思的问题都用序、论的形式阐明自己的看法。 《伶官传序》就是这类文字。它通过总结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历史教训,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指出国家的盛衰主要决定于人事。这种看法,不但在当时有现实意义,今天还值得我们深思。
前人多言此文写法受到《史》、《汉》论赞的影响,蔡世远即云:“子长论赞文多短简,或论其利(有学者疑‘利’当为‘一......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