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珏】谦谦玉珏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03:40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02-21 07:42
【玉珏】谦谦玉珏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猎心人
- 2021-02-21 08:17
【答案】 并没有“谦谦玉珏”这个四字词语啊!
我倒是找到了“谦谦”和“玉珏两个词语的一些资料!
谦谦:
出处
谦逊貌.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二女承事舜於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 宋 陈傅良 《祭苏训直文》:“某幸兹为寮,情相后先,即之谦谦,听之便便,一日不见,而我弃捐.” 章炳麟 《思乡原上》:“曹摅、陆云则循吏,任昉、江淹于是乎为司直,唯退亦谦谦不竞.” 柯灵 《香雪海·红》:“它们安静地躺在玻璃柜里,默无一言,像谦谦的君子.”参见“ 谦谦君子 ”.
释义
指满足,快意.
玉珏:
玉珏(yù jué) 珏与玦同音,但两者又有不同,两者都是形如环而有缺口,但是从文字学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珏,从字形上看,左边的王旁,也是玉,意思是两块玉在一起,所以珏是成对的,多见于出土古墓女主双耳侧,而玦则不然,玦只指环形有缺口的玉,通常为男子佩带,数量为一块,而就大小来说,珏比玦要小一些. 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多放置于死者的耳旁.作耳饰玉器.到汉代,主要作佩玉用.玉玦用途,古今说法甚多,概括起来有五种:一作佩饰;二作信器,见玦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三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四刑罚的标志;犯法者待于境或一定地方,见玦则不许还;五用于射箭,使用时将玦套戴在右拇指上,以作钩弦. 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玦 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新石器时代玉玦 制作朴素,造型多作椭圆形和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除红山文化猪龙形块外,均光素无纹.红山文化猪龙块(又称兽形块)形制特殊,形体普遍较大,有的块上有细穿孔,当是佩玉.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该文化的大型块多出土于死者胸前,可以确定它不是耳饰. 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素的,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俗称“假阳文”,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周代玉玦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 春秋、战国玉玦数量最多,此期玉玦 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至5厘米.玦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动物形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玦,少数精品在两端透雕兽首形象.汉代玉玦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 宋以后出现仿古玉玦 ,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宋仿纹饰多不合古制,块体比战国厚重.明、清两代伪古玉玦 ,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我倒是找到了“谦谦”和“玉珏两个词语的一些资料!
谦谦:
出处
谦逊貌.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二女承事舜於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 宋 陈傅良 《祭苏训直文》:“某幸兹为寮,情相后先,即之谦谦,听之便便,一日不见,而我弃捐.” 章炳麟 《思乡原上》:“曹摅、陆云则循吏,任昉、江淹于是乎为司直,唯退亦谦谦不竞.” 柯灵 《香雪海·红》:“它们安静地躺在玻璃柜里,默无一言,像谦谦的君子.”参见“ 谦谦君子 ”.
释义
指满足,快意.
玉珏:
玉珏(yù jué) 珏与玦同音,但两者又有不同,两者都是形如环而有缺口,但是从文字学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珏,从字形上看,左边的王旁,也是玉,意思是两块玉在一起,所以珏是成对的,多见于出土古墓女主双耳侧,而玦则不然,玦只指环形有缺口的玉,通常为男子佩带,数量为一块,而就大小来说,珏比玦要小一些. 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多放置于死者的耳旁.作耳饰玉器.到汉代,主要作佩玉用.玉玦用途,古今说法甚多,概括起来有五种:一作佩饰;二作信器,见玦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三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四刑罚的标志;犯法者待于境或一定地方,见玦则不许还;五用于射箭,使用时将玦套戴在右拇指上,以作钩弦. 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玦 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新石器时代玉玦 制作朴素,造型多作椭圆形和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除红山文化猪龙形块外,均光素无纹.红山文化猪龙块(又称兽形块)形制特殊,形体普遍较大,有的块上有细穿孔,当是佩玉.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该文化的大型块多出土于死者胸前,可以确定它不是耳饰. 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素的,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俗称“假阳文”,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周代玉玦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 春秋、战国玉玦数量最多,此期玉玦 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至5厘米.玦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动物形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玦,少数精品在两端透雕兽首形象.汉代玉玦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 宋以后出现仿古玉玦 ,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宋仿纹饰多不合古制,块体比战国厚重.明、清两代伪古玉玦 ,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2-21 09:34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