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上三峡①李白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20:22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4-04 08:10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上三峡①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②,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注]①此诗作于唐乾元二年(759),诗人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途中。②黄牛,指黄牛峡,是巫峡的一段。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夹青天”句,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 B.“忽可尽”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是写出了巴水纡曲,舟行迟迟的情景。 C.“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写逆水行船十分艰难,夜航充满艰险,船行也更加缓慢。 D.“不觉鬓成丝”,写出诗人因船行缓慢而愁白了头,包含着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感受。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巫山夹青天”,着一“夹”字,山逼天仄,情趣盎然;“巴水流若兹”,有无奈更有新奇。 B.“巴水忽可尽”,着一“忽”字,山回水转,尽在眼前;“青天无到时”,既写实又在写情。 C.五、六两句既用互文笔法写朝暮赶路,又暗含时间的承续:早起赶路到晚上也没能走多远。 D.七、八两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写景象,又在抒发感情,从中可体味出诗人悲愁愤懑的心境。 ③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李白诗里与《上三峡》相映成趣的是《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后者是诗人流放途中忽闻赦书,旋即乘舟东返时写下的名篇。请就这两首诗,谈谈你对诗歌“融情入景”的看法。(3分) 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怙棘
  • 2021-04-04 08:48
(7分)①(2分)C(“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明写逆水行船艰难,船行缓慢,实际表达的是诗人的感受和心态,说“夜航充满艰险”,就更没有根据) ②(2分)A(“情趣盎然”和“新奇”不恰当,诗人的状况是逆境难熬,情绪郁闷) ③(3分)《上三峡》写于诗人流放途中,诗中描写巫山险峻,巴水纡曲,舟行迟迟,愁令发白。流放者唯觉逆境难熬,心情愤懑,壮丽风光为之减色。《下江陵》是诗人流放途中忽闻赦书,旋即乘舟东返时写下的,城高入云,晨光初灿,气象开朗,舟行轻快。“一日千里”是诗人心态轻松的主观感受,喜悦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同一位诗人,同一处景致,却气象迥异,正是“融情入景”的鲜明写照。(关键点:①《上三峡》心境抑郁,风光减色;②《下江陵》心情喜悦,景象开朗;③同一诗人,同一景致,气象迥异;④点明“融情入景”或“景语皆情语”。以上四处一处1分。) 解析: 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4-04 08:58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