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查阅古诗《题李凝聚》“推敲”的由来简短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9:32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1-27 21:31
查阅古诗《题李凝聚》“推敲”的由来简短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1-27 21:55
1. 原诗:
《题李凝聚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有时做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 推敲的由来:
吟成《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于是他在驴背上,一面嘴里念叨着,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不知不觉地,他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韩愈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着驴子怎么不朝前面看路?”贾岛慌忙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在驴上得诗,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韩愈听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敲’字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于是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从此他和韩愈成了朋友。这就是“推敲”典故的由来。

3. 推敲的不同意境:
敲的妙处想必在上文中韩愈已经给出了相对合理的理由。而为什么贾岛有时又觉得“推”更合适呢?试想,如果是“推”那么就显现出了友人之间的这种随意,如同进自家门一样,不需要敲门,直接推门而入,说明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是不是觉得比“礼貌”之说更妙呢?因此关于此诗“推敲”的说法,自古文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推敲”也逐渐成为了作诗的严谨已经用词反复斟酌以求尽善尽美的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