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唯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鲛人为何流泪?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23:40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03-26 09:48
“唯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鲛人为何流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3-26 10:12
《静夜》诗中,郭沫若以想像妙化“鲛人泣珠”的典故,设境凄婉:“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他的《锦瑟》诗中也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动人诗句。

我国古代对珍珠形成机理的认识,归纳起来约有三种类型。一是神灵赐予说,二是生物附着说,三是螺蚌孕胎说。而这几种形成说往往又在同一个时期交叉存在,很难从时间上明确划分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也恰恰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珍珠由神灵赋予,开始是所谓“滴露成珠”,即露珠通过神灵的作用变成了珍珠。另一说系所谓“鲛人泣珠”。

原诗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