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
材料二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向污染宣战,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
材料三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妥善应对大气污染,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使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生活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原理的?(12分)又是怎样把握“事物的变化状态”的?(4分)
(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注: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材料二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生态文明建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8:54
- 提问者网友:杀手的诗
- 2021-01-26 12:4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26 13:00
(答案→) 解析:(1)考生在解读信息时,首先明确图表题的解题步骤。首先是读表头,把握主旨;其次是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最后是读小注,作出必要的补充。根据这一步骤,很容易看出本题所反映的两个经济信息。一是空气质量好的城市不多,二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PM2.5;(2)本题虽然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但是只是限定比较明确,而且也比较简单。考生回答时,可以首先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角度分析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可以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再次可以从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角度分析说明。(3)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考生可以首先明确说明世界是物质的,大气环境的污染严重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实际,需要我们勇敢的面对;其次可以从运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大气污染的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最后我们可以从尊重规律的客观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1-26 13:59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