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体生物钟?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1 00:32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05-10 05:56
什么是人体生物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5-10 06:56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活动、生长、繁殖都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周期或称节律(生物钟)。如公鸡的定时打鸣,鱼类定期产卵(甚至远距离回游到出生地产卵),野生动物按季节受孕或产卵,植物几乎是在每年的同一天开花、结果。那么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体内有没有某种周期或节律呢?
上世纪20年代,一位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在病人的病症、情感和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大约20 年后,奥地利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基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周期波动的。
上世纪20年代,一位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在病人的病症、情感和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大约20 年后,奥地利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基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周期波动的。
1937年召开了首届生物节律学术交流会,1960年在美国又召开了专门讨论生物节律的国际会议。至此,生物节律作为一门新型学科正式问世,但直到1981年才由《科学画报》将生物节律正式介绍到我国。随后我国有关部门也开展了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的要数成都军区后勤部生命课研究室的赵德志先生,曾出版过《生物钟及其应用》的小册子。
对人类而言,除了上面讲的情绪、体力、智力月节律外,还有年节律(我国古代医书上有记载)、日节律,但都不如月节律对人的影响大。
在我国,大家更习惯将生物节律称作人体生物钟。生物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已有研究的有:优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交通事故与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学习、锻炼(体育训练)的合理安排等。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任何生物体,从器官系统组织到细胞内染色体等都存在着许多种的时间规律,即生物钟。人体生物钟对人体的生理、心理影响最大的是人体节律,即智力节律、情绪节律和体力节律,它们从人出生时起便分别以33天、28天、23天为周期,呈正弦曲线样变化。当人体智力、情绪、体力处于高潮期时,人就感到精力充沛,情绪高涨,精神焕发,思维敏捷,办事得心应手,体内细胞的各种机能和代谢活动均处于最佳状态;当人体节律处于低潮期时,人就感受到精神萎蘼,情绪低落,精力不济,思维迟缓,办事力不从心,体内细胞的各种机能和代谢活动处于不利状态。
令人惊奇的是导致我们考试时不能发挥平时水平,甚至导致我们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除睡眠,饮洒等因素外)竟然是低潮期的人体三节律!甚至导致我们抵抗能力下降,感染疾病的罪魁祸首也是低潮期的人体三节律。那么人体三节律是否影响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优生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5-10 11:44
睡一个点时会自然醒就是了到时候就要干什么干什么了
- 2楼网友:夜余生
- 2021-05-10 10:10
就是人体的自然节律 例如:什么时候睡觉 什么时候起床
- 3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5-10 08:31
时间生物学:拨动人体生物钟
有趣的生物钟现象
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例如,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称为“虫钟”。
在植物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被称为“花钟”。
不仅如此,微小的细菌也知道时间。据美国最新的《自然》杂志介绍,某些单细胞生物体内不仅存在生物钟,而且这些生物钟十分精确。
人体内的“隐性时钟”
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种,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上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于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出了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重奏。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人的第三只眼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后来产生了外界信息所导致的外源说、生物体内在因素决定的内源说和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说等。
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
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对夜间活动的仓鼠的试验表明,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如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条件下,仍然有相似的节律。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因此,人的生命节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
综合说是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
12个生物钟基因:揭开生物钟神秘面纱
据专家介绍,人类已经发现了12个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在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71年英国科学家在其研究的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特殊果蝇,它的生物钟只有21小时。科学家花了14年时间,直到1985年才找到了引起这个果蝇生物钟异常的基因。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这个基因被命名为period———“周期”。科学家一直试图克隆该基因在其他物种,尤其是哺乳动物的类似基因,但一直未能成功。1997年《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通过对上万只实验鼠的研究,发现了一只实验鼠的生物钟周期是27小时,并定位克隆了这个核酸发生变异的基因,命名为“时钟”基因—ClockGene。
与此同时,孙中生博士等为了克隆乳腺癌基因,对17号染色体基因进行大规模的筛选。他们发现,其中有一个基因与果蝇的生物钟基因“周期”呈现一定的序列类似性,因此假设该基因是果蝇“周期”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同等功能的类似基因。通过动物实验,他们发现“周期”基因有24小时表达节律,同时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发现因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10大科技突破之一。
近年,国际上对时间生物学研究十分重视,提出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等概念,生物节律已成为研究临床、预防及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中科院计划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时间生物学研究基地,推广时间生物学在我国医学临床的应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