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太行、王屋②二山,方③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03:32
  • 提问者网友:人傍凄凉立暮秋
  • 2021-12-22 23:5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太行、王屋②二山,方③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从文中找出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①段写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孀妻百姓参加移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箕畚的原意是________,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语法上是________。5.文中的“笑”和“长息”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笑”表现了智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息”表现了愚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愚公和智叟在对待移山问题上意见不同,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用两个成语分别概括愚公和智叟两个人的主要性格特点。愚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文采用神话结尾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鸠书
  • 2021-12-23 01:01
答案:解析:  1.“反”通“返”,往返。,“惠”通“慧”,聪明。,“亡”通“无”,没有。  2.极写移山之不易  3.说明愚公的事业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4.土筐,运土工具,用土筐,名词作状语  5.表现了智叟自作聪明  表现了愚公的胸有成竹,对智叟不能理解自己而感到遗憾  6.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  7.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上的两种对立观点;愚公是从发展的观点出发的,认为人力是无穷无尽的,而自然条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变更;而智叟是从静止的观点出发的,他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所以两个人意见有分歧。  8.大智若愚,自作聪明  9.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报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佘樂
  • 2021-12-23 02:21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