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金刚经中提到:须陀洹果位,斯陀含果位,阿那含果位分别指??

答案:4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20:12
  • 提问者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 2021-03-26 13:51
金刚经中提到:须陀洹果位,斯陀含果位,阿那含果位分别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03-26 14:47
须陀洹  须陀洹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小乘初果。其已断见思烦恼中八十八品见惑,所具断德相当于大乘圆教十信菩萨中的初信位菩萨,然而智德则不相等[1]。须陀洹已属圣人之位,非为凡夫;须陀洹梵语意译即为入流,「入圣人之流」之意。
  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於人、天中往返投生,渐渐修行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七次往返後证四果阿罗汉,方断尽见思烦恼而永脱轮回。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因此即使须陀洹亦离此四相。
  若证须陀洹果,应伴随证得基本的天眼通与天耳通。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恼。
  ①、我见结:执著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②、戒禁取见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会做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③、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生怀疑,证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心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心,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到初果了。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会有怀疑,既是说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绝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见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脱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生死之道。我们没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着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这些道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讲中学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只不过是如此罢了。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
  参考资料: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须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究竟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却不以为然,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视阿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 斯陀含果  斯陀含果:佛教术语,译为一来,即是说,即使证得此果之后立即死了,再来人间天上,也仅一番生死,即可解脱。
  斯陀含是佛教的位阶、果位名称,意为一还果,是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预流果),此之後则为阿那含(三果、不还果),佛教修行具有科学态度,修行之後必须经由测试、验证才能得知是否正确而无偏误,此称为「证果」,无论是渐修(逐渐提升修行成效)或顿悟(修行上有大幅斩获)都必须进行验证,正确後才算取得果位,否则必须持续修行,并再次进行验证。
  含义
  斯陀含为梵语,翻译成汉语、中文的意思是「一往来」,佛经中也称为「一上一还」,指的是: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就能够在此後证得四果,注定完全解脱(永远摆脱六道轮回)。
  特征
  与初果须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拥有初果的三个特质(断疑、断戒禁取、断我见)之外,再加上「贪、嗔、痴薄」的特点。
  也就是说,二果圣者在修行的证得过程中,对世俗五欲生活(指财、色、食、名、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起了远离的心,欲望从根本上减少了。
  北传佛教
  在北传大乘佛教体系里,二果属於小乘修行(罗汉道)的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罗汉,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罗汉),此之後则为阿那含(三果罗汉),基本意义与南传佛教相同。
  参考资料: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斯陀含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二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究竟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却不以为然,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视阿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阿那含  梵语anāgāmin。 阿那含既三果、不还果。意译为不还。佛教声闻乘(小乘)的四果之三﹐为断尽欲界烦恼﹑不再还到欲界来受生的圣者名。
  参考资料: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阿那含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三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究竟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却不以为然,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视阿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秋
  • 2021-03-26 17:40
修行佛法过程中的不同成果。
  • 2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3-26 16:02
在佛法修行的过程中逐渐去除烦恼见道得法的阶段须陀洹果是身见、戒取、疑三结已断已知,欲界贪和嗔未断(仍然重)所以来回欲界七次。斯陀含果只断三结、欲界贪和嗔薄,修不修梵行都只来欲界投生一次。阿那含果断五下分结,即欲界贪已断必修诸梵行所以不来欲界,仍有色界与无色界贪,所以转世到彼界。阿罗汉果必修八正道,断五上分结不来三界。
  • 3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3-26 15:33
须陀洹,初果斯陀含,2果阿那含,3果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