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15:12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02-04 15:55
陆游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路难
- 2021-02-04 16:44
问题一:陆游的后世地位是什么? 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陆游像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陆游以现存诗作9000多首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创造了一项诗歌中国之最。 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卓越诗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问题二:陆游的爱国诗有什么影响陆游的爱国诗歌对后世有什么 很多,例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诉衷情》《书愤》《关山月》。下面是前两首原文:
1、《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问题三:陆游有后人吗 陆秀夫,陆游之孙,南宋末年任左丞相。祥兴二年(1279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小皇帝(8岁)赵昺说:“德祐皇帝(宋端帝赵昰、11岁时由太皇太后率降于元)辱己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丁跳海,双双自尽。
.问题四:后人对陆游的评价 陆游让后世人最骇敬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快要死的时候他唯一念念不忘的还是祖国的统一,没有驱除胡虏而感到遗憾!一首《示儿》让多少代人从小就知道了陆游,知道了祖国的统一是多么重要。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问题五:后人对陆游的评价?急!! 在乾隆帝厚奖陆游之前,清代前期著名诗歌理论批评家对陆游诗的评价一般都不高,如叶燮说:“陆游集佳处固多,而率意无味者更倍”(《原诗》)。朱彝尊说:“陆务观《剑南集》句法稠叠,读之终卷,令人生憎”(《书剑南集后》)。又说:“陆务观吾见其太缛”(《橡村诗序》)。贺裳则说他:“大抵才具无多,意境不远,唯善写眼前景物而音节琅然可听”(《载酒园诗话》)。——才具、诗品、句法都触及到了。即便在陆游诗名急遽上升的乾隆年代,洪亮吉、沈德潜等人也对陆游之粗制滥造、贪多务得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的创作速度“贻误后人不少”。沈德潜肯定了陆游的七律:“放翁七言律,队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不过也不客气地指出:“八句中上下时不承接”,故尔“神完气厚之作十不得其二三”(《说诗晬语》)。即是说一等品率不到百分之二三十。按,清人十分注意陆游七律的功力,宋人除了刘克庄击节叹赏陆游的“好对偶”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认真注意到这一点。与沈德潜前后同时的陈訏与舒位对陆游的七律更有明确的褒美之词,陈訏《剑南诗选题词》:“放翁一生精力尽于七律,故全集所载,最多最佳。”舒位对陆游七律评价最高,他在《瓶水斋诗话》中称赞陆游“专工此体而集其成,”誉为七律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一、杜甫,二、李商隐)。这个论断影响很大。
陆游虽不能说“一生精力尽于七律”,他的七律数量确实很大,内容题材很宽,风格也不统一。其名作如《书愤》、《夜泊水村》等是饱满爱国热忱,志在恢复的;《临安春雨初霁》、《病起》等则是抒发个人身世感慨的;《游山西村》、《村居初夏》等则又是描叙田园闲适生活的。风格题材迥然不同,但同是陆游七律的上品,几百年来脍炙人口。不过这类神完气厚之作在整部《剑南诗稿》中确乎不多。他的七律有心学老杜,但偏于清新刻露,圆熟巧密,在精炼流丽和沉雄腾踔两个方面均逊一筹。一般说来陆游的律诗(主要是七律)是佳句多而佳篇少。清人潘德舆说他“七律之佳在句佳”,赵翼《瓯北诗话》、张培仁《妙香室丛话》、陈衍《石遗室诗话》、《剑南摘句图》等都摘录大量陆游的律句,以为揣摩把玩。其中有些确是精金美玉,令人赏爱。如沉雄警拔,国事悲愤的:问题六:陆游哪些作品被后世所传诵 陆游 (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他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某种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串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造,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话》),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词的创作不仅工诗,还兼长写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凉旷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羽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余下全文>>问题七: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华丽的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问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到了宋朝,特别是通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他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个堡垒。而平淡自然成了他们心中崇高的艺术境地。
菊和酒已经成了陶渊明的象征。他追求酒铸成的物我两忘境界;而菊成了他的化身,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向。除二者之外,还有“孤云”。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其诗歌将日常生活诗化,情景事理浑融,平淡中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
你个逗比
1、《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问题三:陆游有后人吗 陆秀夫,陆游之孙,南宋末年任左丞相。祥兴二年(1279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小皇帝(8岁)赵昺说:“德祐皇帝(宋端帝赵昰、11岁时由太皇太后率降于元)辱己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丁跳海,双双自尽。
.问题四:后人对陆游的评价 陆游让后世人最骇敬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快要死的时候他唯一念念不忘的还是祖国的统一,没有驱除胡虏而感到遗憾!一首《示儿》让多少代人从小就知道了陆游,知道了祖国的统一是多么重要。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问题五:后人对陆游的评价?急!! 在乾隆帝厚奖陆游之前,清代前期著名诗歌理论批评家对陆游诗的评价一般都不高,如叶燮说:“陆游集佳处固多,而率意无味者更倍”(《原诗》)。朱彝尊说:“陆务观《剑南集》句法稠叠,读之终卷,令人生憎”(《书剑南集后》)。又说:“陆务观吾见其太缛”(《橡村诗序》)。贺裳则说他:“大抵才具无多,意境不远,唯善写眼前景物而音节琅然可听”(《载酒园诗话》)。——才具、诗品、句法都触及到了。即便在陆游诗名急遽上升的乾隆年代,洪亮吉、沈德潜等人也对陆游之粗制滥造、贪多务得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的创作速度“贻误后人不少”。沈德潜肯定了陆游的七律:“放翁七言律,队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不过也不客气地指出:“八句中上下时不承接”,故尔“神完气厚之作十不得其二三”(《说诗晬语》)。即是说一等品率不到百分之二三十。按,清人十分注意陆游七律的功力,宋人除了刘克庄击节叹赏陆游的“好对偶”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认真注意到这一点。与沈德潜前后同时的陈訏与舒位对陆游的七律更有明确的褒美之词,陈訏《剑南诗选题词》:“放翁一生精力尽于七律,故全集所载,最多最佳。”舒位对陆游七律评价最高,他在《瓶水斋诗话》中称赞陆游“专工此体而集其成,”誉为七律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一、杜甫,二、李商隐)。这个论断影响很大。
陆游虽不能说“一生精力尽于七律”,他的七律数量确实很大,内容题材很宽,风格也不统一。其名作如《书愤》、《夜泊水村》等是饱满爱国热忱,志在恢复的;《临安春雨初霁》、《病起》等则是抒发个人身世感慨的;《游山西村》、《村居初夏》等则又是描叙田园闲适生活的。风格题材迥然不同,但同是陆游七律的上品,几百年来脍炙人口。不过这类神完气厚之作在整部《剑南诗稿》中确乎不多。他的七律有心学老杜,但偏于清新刻露,圆熟巧密,在精炼流丽和沉雄腾踔两个方面均逊一筹。一般说来陆游的律诗(主要是七律)是佳句多而佳篇少。清人潘德舆说他“七律之佳在句佳”,赵翼《瓯北诗话》、张培仁《妙香室丛话》、陈衍《石遗室诗话》、《剑南摘句图》等都摘录大量陆游的律句,以为揣摩把玩。其中有些确是精金美玉,令人赏爱。如沉雄警拔,国事悲愤的:问题六:陆游哪些作品被后世所传诵 陆游 (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他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某种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串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造,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话》),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词的创作不仅工诗,还兼长写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凉旷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羽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余下全文>>问题七: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华丽的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问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到了宋朝,特别是通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他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个堡垒。而平淡自然成了他们心中崇高的艺术境地。
菊和酒已经成了陶渊明的象征。他追求酒铸成的物我两忘境界;而菊成了他的化身,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向。除二者之外,还有“孤云”。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其诗歌将日常生活诗化,情景事理浑融,平淡中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
你个逗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