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流变,三个历史分际之点都是天崩地解、社会转...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7:24
  • 提问者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 2021-01-03 07:5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流变,三个历史分际之点都是天崩地解、社会转型、传统价值发生危机、新思潮汹涌竞变的时代。初看起来,明清易代似乎与晚周时期以及清末民初大有不同。实际上明清之际文化裂变的深度和烈度,丝毫不让于另外两个历史时期,而就学术思想的嬗变而言,还有其他时期不可比拟之处。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的变化,更隐蔽,更婉曲,更悲壮。如果说先秦诸子和晚清各家是用舌和刀、纸和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明末清初的知识阶层则是用血和泪来写历史的册页。这也就是陈寅恪先生晚年为什么以病残之躯、十易寒暑,一定要写成《柳如是别传》的缘故。且看《别传》第一章下面的话:   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   明清易代既是我国社会历史的转捩点,也是理解华夏学术思想嬗变的一个枢纽。陈寅恪标举的“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明清之际表现的最见力度,而这也就是中华学术思想的精华和走向现代化的方向。   晚清之学术变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明清之际思想嬗变的继续和重演。但在形式上,晚清的变局和文化冲突更像晚周的诸子百家争鸣竞放的局面。由于欧风美雨的剧烈冲击,中国固有传统面临挑战,文化秩序陷于重组重建的大动荡之中,此一时期学术思想之多元,学派之纷繁,只有春秋战国时期差可比并。但中国现代学术的后续之路走起来并不平坦。相当一段时间,我们忘记了晚清以来的新的学术传统,更不要说对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加以系统整理。可是学术的发展必须有前人的成果为依凭,每一个时代都要经过整理和重估上一代学术的过程。清代学术是对宋时学术的一次整理。民初对清代学术的评估也包含有整理的内容。因此有梁任公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和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应运应时而生。我和我的一些朋友所做的就是重新整理前代学术的工作,实际上是一次补课,是隔代整理。陈寅恪诗:“后世相知或有缘”。相知不敢,但与前辈学者建立一种相续相接的因缘关系是我们的私心所愿。   1.根据本文的观点,写出中国两千多年学术流变的三个分际之点:   2.陈寅恪先生抱病也要为柳如是写成传记的原因是什么?   3.晚清时期学术思想多元、学术流派纷繁的变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说明清易代是理解华夏学术思想嬗变的一个“枢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1-03 09:29
答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1-03 11:06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