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东栏梨花 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11:28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4-05 02:29
东栏梨花 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4-05 03:12
《东栏梨花》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东栏梨花》
《东栏梨花》为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通过写梨花盛开而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涵蕴甚深,引人深思。

一、作品原文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二、文学赏析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第三句“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
《东栏梨花》的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的诗说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苏东坡的诗感慨的是人生的短促。
三、名家点评

俞越:首句“梨花淡白”即本题也,次句“花满城”本承“梨花淡白”而言。
《唐宋诗醇》卷三十五:浓至之情,偶于所见发露,绝句中几与刘梦得争衡。
四、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嘉祐进士。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4-05 04:39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2.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