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散文的知性与感性(节选)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0 22:52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12-19 22: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 散文的知性与感性(节选) 余光中 文学作品给读者的印象,若以客观与主观为两极,理念与情感为对立,则每有知性与感性之分。所谓知性,应该包括知识与见解。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见解动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风。不过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论文的知性,毕竟不宜长篇大论,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说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成其为“理趣”。 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一位作家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效。不过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为写景若要出色,得有点诗人的本领,叙事若要生动,得有点小说家的才能,而进一步若要抒情,则更须诗人之笔。生活中的感性要变成笔端的感性,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甚至成为美文。且以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为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个字,回旋的空间虽然有限,却一波三折,层层逼进,而气势流畅,议论纵横,更善用五个"士"和三个"鸡鸣狗盗"形成对照,再对鸡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强,所以虽然是知性的史论,却富于动人的感性。在美感的满足上,这篇知性的随笔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咏史的翻案诗篇,足见一篇文章,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再佐以恰到好处的声调和比喻,仍然可以成为散文极品,不让美文的名作“专美”。 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也就是说,感性之美不一定限于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也可以得之于议论文的字里行间。 …… 唐宋号称八大文家,而后世尤崇韩、柳、欧、苏。其中道理,当有专家深入分析。若以知、感兼擅为多才的标准,来权衡八大,则苏洵与曾巩质胜于文,几无美文可言。苏辙最敬爱兄长,也确有几篇传世的感性美文,亦能诗,堪称多才。剩下一个王安石,能文之外,兼擅诗词,当然称得上多才。不过就文论文,他笔下的感性固然胜于老苏与曾巩,但比之四大,却也较为质胜于文。拿《游褒禅山记》跟《石钟山记》来比,两篇都是游记,也都借题发挥,议论纵横而达于结论。然而借以发挥的那个“题”本身,亦即游山的感性部分,则苏轼的文章感性强烈,如临其境,显得后文的议论真是有感而发;王安石的文章却感性平淡,未能深入其境,乃显得后文的议论滔滔有点无端而发。总而言之,苏文的感性与知性融洽,相得益彰,王文的感性嫌弱,衬不起知性。 因此我不禁要说,同样是散文家,甚至散文大家,也有专才与通才之分。专才或偏于知性,或偏于感性,唯有通才始能兼擅。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所谓知性,即散文中作者的议论,也就是作者对世事与人生的见解,亦即作者在文中的“言论”的部分。 B.所谓感性,则是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广义地说感性不一定限于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好的散文中,精彩的议论也富于感性。 C.知性和感性不可截然分开。出色的散文常见知性之中含有感性,或是感性之中含有知性,而其所以出色,正在两者之合,而非两者之分。 D.一般说来,散文常有议论文、描写文、叙事文、抒情文之分,前两者应归于知性散文,而叙事文、抒情文则为感性散文。尤其是纯抒情的散文可谓“感性十足”,难怪有人云:“纯抒情散文是梦,是星空烟雨,是三月的柔思,十月的秋云。” E.文章中的知性与感性,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有杆无旗,便失之软性;有旗无杆,又失之硬性。 13.作者为什么说“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成其为‘理趣’”? 14.作者认为散文的“感性”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逐風
  • 2021-12-19 22:42
12.D E 13.因为知性的散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这样的散文情理兼修,自然洋溢着那一份理趣。 14.(1)在写景、叙事上能够令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 (2)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 (3)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 (4)议论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文字整洁,条理分明。 解析: 12.D.只有议论文属于知性散文),E.应是“有杆无旗,便失之硬性;有旗无杆,又失之软性”。 13.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丰富含义理解体会能力,要结合对“知性”的阐述从第一三段归纳。 14.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可从第二五六段归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1-12-19 22:50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