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怨》这首诗全注释帮忙写出来阿。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04-24 12:25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4-24 13:58
玉阶怨①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②。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③。
【注释】
①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玉阶:玉石砌的台阶。
②罗袜:丝织的袜子。
③却下:放下。
【译文】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4-24 16:45
- 2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4-24 15:15
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既讲究明朗晓畅,也非常重视含蓄手法的运用。古今中外,运用含蓄手法创作的诗词很多,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含蓄表达的最好例子。当代诗人艾青说过:“含蓄是一种饱满的蕴藉,是子弹在枪膛里的沉默。”这里说的就是含蓄的力量,它在诗词创作中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美国的著名作家海明威也说过:“一部优秀的作品应像在海里移动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而八分之七的体积决不能和盘托出,应该把它深藏在水里。”含蓄的格调更有吸引读者的艺术魅力。 以豪放,飘逸诗风著称的诗仙李白,他创作的诗歌中,很多都是运用含蓄的手法表达的。如他的一首备受后人好评的《玉阶怨》,就是用尽了含蓄手法的作品。 《玉阶怨》是一首常见的宫怨诗。通篇只有二十个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尽管标题中见一“怨”字,但是在诗中却无一“怨”字,而是将幽怨之意溢于言外。 且来分析这首诗的诗情蕴藉。诗人用背面敷粉的写法将“怨”隐藏。诗中的每一句诗都是写一个实际的事物或行为,它的每一个意象都是确实可以让我们感触的。诗的表面,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诗人一字未提。我们细细咀嚼全诗,却能感觉到那个蕴藏的“怨”向我们走来,渐渐弥漫全诗,浸透读者全身心。 这是一首内涵极为丰富,风格极为含蓄的诗。分析全诗,诗中讲述的是一个痴心的宫女又或是皇帝三千妃子中的一个在等待皇帝幸临的事件。女主人公无言独立在玉阶,她在想些什么呢?诗中没明说。首句的“玉阶生白露,”中的一个“生”字,足见主人公站立的时间之长。也许是从夜幕降临之始就开始等待了。夜幕降临又到深夜了,要等待的人还没有来,露水侵湿了罗袜。次句的“夜久侵罗袜。”看似是一个看不到,听不见的细节,如果我们和女主人公一起感受的话,就一定能够体会那种冷暖心自知的感觉。没有体会的人是无法知晓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那份幽怨和孤寂的。 露水打湿了厚厚的罗袜,她在漫长的等待中最后还是希望落空。个中的滋味,恐怕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屋外实在是太冷了,无奈只好回去吧。“却下水晶帘,”难道这样就可以安心入睡了吗?门可以挡住屋外的露水之寒,可是却挡不住那皎洁的明月。那轮和女主人公一样默默无语的月光,竟也不眠,透过水晶帘,照进屋内。于是女主人公更加难眠,索性在那独自望月。可望而不可及的玲珑秋月,不正如女主人公要等待的人一样那么遥远吗?晏殊在《蝶恋花》中写到:“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同样是写思念与守侯,孤枕难眠之人,面对那一轮“不识时务”的明月。两者的思绪应该是一样的。李白运用含蓄的手法写痴情之人。宴殊是用婉约之情写离情别绪,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主人公望月的行为孕育着行为背后的思想感情。这种精神上痛苦,即使诗人不说,但读者仍可见主人公的如怨如诉。诗中的意象看似是单纯静凝的画面,平淡地述说一系列主人公的行为。没有一句半语与直接抒发感情的话语,但是全诗的主题却通过了象外之意很好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无尽想象的空间。 借助景物来抒发感情是所有中国古诗的一大特色。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一直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好借助。自然界的变化,物候的变迁,总是能触动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在《玉阶怨》中,开篇的“玉阶”二字可以看出主人公居室的豪华,室内的水晶帘如此晶莹剔透,足穿罗袜的女主人公,可见她的身份,仪态均与众不同。但所有这些浮华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深宫岁月的悲哀呢?夜深露重,罗袜已湿,她真的不知道夜已深了吗?仍痴痴地望着玲珑秋月,不知是人怜月,还是月怜人。一样的孤寂,月无言,人也无言。此刻她们只能对望了。相互陪伴的明月与宫女,幽怨的只是人罢了。 “却下”二字用的极为传神,这是诗的转折,看似不经意的放下水晶帘的动作。却隐含着主人公的无限幽怨,夜深怨也深,皇帝不会来的了,还是回去吧。回去后又无眠,放着玲珑的明月发呆。如此复杂的情思纷至沓来,教人如何能眠呢?“玲珑”二字看似平常,却见其蕴味,以月之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面写正面,更胜于直接描写。正如前人刘熙载云:“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这里的玲珑也取到了立竿见影的艺术效果。 诗歌的创作讲究意境,一些有生动的艺术形象,却缺乏意境的作品,就在作者对意境的把握不准, 没有提供恰当的富于暗示人物心理变化的环境。优秀的诗作这这点上总是力求意境美,李白的《玉阶怨》中蕴涵着丰富的言外之意。“玉阶”、“白露”、“罗袜”,“秋月”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中不见人物的姿态及心理状态,诗人看似无动于衷的表现,却深含着对女主人公极深的同情。取到了象外之意,景外之情,弦外之音的艺术风格。以女主人公的行动来表达其幽怨,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使诗情言近旨远,此处尽可见诗家所要表达的“不著一字,尽显风流。”的真意,这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追求的含蓄美。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将愤怒郁结于心比暴跳如雷更加显得威严;喜上眉梢比乐得合不拢嘴更深沉,心心相印比赤裸裸表白的感情更加真挚。当我们反映的对象需要给读者思考的余地时,我们就不宜说破,而应意不浅露,词不穷尽为佳。 《玉阶怨》全诗深情幽怨,意旨深远,耐人寻味,思情怨意全在言外,将一个在孤寂深宫中守望等候的女子的怨情带给读者,引起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