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鲁国怎么灭亡的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5 20:57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3-05 17:25
鲁国怎么灭亡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05 17:50
问题一:鲁国是怎么灭亡的 鲁国鲁国都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鲁国也是孔子的故乡。鲁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直到后来周宣王立鲁孝公为止。孝公下传两代到隐公、桓公时,鲁国再次发生政变。桓公之后到鲁庄公时期,鲁国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庄公儿子愍公、厘公时期,鲁发生庆父之乱。厘公下传两代到宣公时,襄仲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昭公之后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流亡死去的。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是,鲁国被楚国灭亡。问题二:鲁国为什么会灭亡? 鲁国都城山东曲阜,邻近周朝(河南),地处中原边缘,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社会开化文明。《尚书??禹贡》记载:“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合同。桑上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圣,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靡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鲁国一带曾是殷民的大本营,属经济发达地区;鲁国“得殷民六族”,(《左传??定公四年》)与殷民同居,文化水准亦较高。
鲁国受封人是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是周王朝王室贵族,受封鲁国是最重的奖赏,在分封候中离周王朝最近,最为丰厚。受封后,周公旦即摄政周成王。周代奉行“厚同姓,薄异姓”,所以,鲁国原来的政治地位较齐国为高。因为鲁国是同姓封国,所以在政治上享有很多特权。如周天子对其赐有宝器、典籍;(《左传??定公四年》)在祭祖时,还享有奏天子礼乐的特权。
伯禽坚持以周礼治国,在位46年,鲁国的政治经济都出现了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但是,此后鲁国逐步衰退,封地不断被侵蚀,最后困守曲阜一带。
鲁国是周族谪亲,自然要维护西周政权的统治,孔子的儒家就是鲁国复辟思潮的代表。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克己复礼”,要人们回到过去,不要变革创新。正是这种儒家之道导致鲁国由强变弱,很快灭亡。
写春秋历史的《国语》,“周语”之后就是“鲁语”,排在第二位。可见鲁国最初的重要地位。但是到了战国时代,《战国策》中秦列第一,鲁没有了。
鲁国的历史大体如下:春秋初诸候分封时,鲁国最强,更强于齐国。但其后逐步衰落。春秋时还算大国,战国时已经消亡。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直到后来周宣王立鲁孝公为止。孝公下传两代到隐公、桓公时,鲁国再次发生政变。桓公之后到鲁庄公时期,鲁国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庄公儿子愍公、厘公时期,鲁发生庆父之乱。厘公下传两代到宣公时,襄仲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昭公之后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流亡死去的。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鲁国被楚国灭亡。
和鲁国相比,齐国是不毛之地,当时称东夷,属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时常发生战乱,就派姜太公讨伐,连疆域都没有给他划,能占到的地方都是他的。姜太公到达临淄的当天晚上,就有人来侵袭,打了一战。齐国的地理条件很差,属于不长庄稼的盐碱地。但是经过管仲的治理,齐国成为春秋首霸,“一匡天下,九合诸候”,如果不是管仲也是周朝贵族后裔,还有对周朝的一点怜悯之心,齐国可能就统一中国了。一直到战国,齐国都是与秦国抗衡的大国,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一个。
齐国的强盛就是因为管仲及其后人的变法改革。秦始皇统一也是得益于管仲后代弟子李斯和韩非子的帮助。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两次最发达时期,也都是使用管仲治国方略的结果。
最早意识到鲁国守旧要灭亡的就是周公。
《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 ,三年而报政周公 。周公 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伯禽是要按照周朝的礼数治国,改变当地的民俗。在用人方面,《汉书??地理志》载:“周公始封,太公问:‘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而亲亲。”太公曰:‘后世浸弱矣。’”鲁国严格执行“周礼”的“尊尊而亲亲”的任人原则。形成了姬姓贵族世代掌权,异姓遭排斥的局面。
《史记??鲁周公世家》:“太公亦封于齐,五月......余下全文>>问题三:鲁国有孔子,为什么会灭亡﹖ 孔子当时并不受欢迎,所以最后做了老师而没有拜将入相,是后来被捧红的。孔子主要贡献是到处游说主张的是建立一套社会规范,理清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推而广之的人与人之间应当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社会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是非曲直的准绳,人人按它去做,并以国家法度为后盾,社会才能有序化达到和谐。同时他也以周礼为基础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
但孔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战国的乱世。乱世中是以生存为目标的,这就是孔子生前并不能获得赏识的原因。
到了汉代国家重新得到统一,统治阶层需要和平治理国家,孔子的学说就被提到了国家意志的层面,以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其实就是为了建立起一套社会规范,使得社会进入和谐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显然是各代王朝统治都需要的,因此孔子被历代帝王所推崇,以至于最后成了圣人。
现在可以回答题目问题:孔子的学说不是如何去建立和保卫一个国家,而是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因此鲁国灭亡和孔子没有关系。
其实说没有关系也不太准确。应该说,孔学的农耕文化思想湮灭了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主要民族成分的汉族应有的战斗精神。从历史上看,中国除了秦始皇、汉武帝曾大规模开疆拓土外,后来的帝王都没有建树。不仅没有建树,还经常使得中国屡遭外国的侵略和掠夺。为什么? 儒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应以礼仪为本,你争我夺那是违反道德的恶行。以至于这么个大国在历史上至少发生两次长以百年计的亡国之痛。并且这种思维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观和道德规范。问题四:鲁国有孔子,为什么会灭亡﹖ 乱世不需要孔子的那套理论。而且孔子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在乱世救国的良方。他的理论。适合在一统的强权社会巩固皇权的统治,问题五:战国时的鲁国是何时灭亡的 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封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问题六:鲁国是被哪个国家灭亡的? 根据说,鲁国是西周著名的大臣周公旦的封地,土地在现在山东泰山以南的广泛地区,都城在山东曲阜,
按照历史记载,他的第一君主是 姬伯禽 前1043年-前998年 在位46年
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是,鲁国被楚国灭亡。
以下是鲁国的君主表:
姬伯禽 前1043年-前998年 在位46年
鲁考公 姬酋 前997年-前994年 在位4年
鲁炀公 姬熙 前993年-前988年 在位6年
鲁幽公 姬宰 前987年-前974年 在位14年
鲁魏公 姬晞 前973年-前924年 在位50年
鲁厉公 姬擢 前923年-前887年 在位37年
鲁献公 姬具 前886年-前855年 在位32年
鲁真公 姬濞 前854年-前826年 在位29年
鲁武公 姬敖 前825年-前816年 在位9年
鲁懿公 姬戏 前815年-前807年 在位9年
鲁废公 姬伯御 前806年-前796年 在位11年
鲁孝公 姬称 前795年-前769年 在位27年
鲁惠公 姬弗涅 前768年-前723年 在位46年
鲁隐公 姬息姑 前722年-前712年 在位11年
鲁桓公 姬允 前711年-前694年 在位18年
鲁庄公 姬同 前693年-前662年 在位32年
鲁闵公 姬启 前661年-前660年 在位2年
鲁釐公 姬申 厂659年-前627年 在位33年
鲁文公 姬兴 前626年-前609年 在位18年
鲁宣公 姬馁 前608年-前591年 在位18年
鲁成公 姬黑肱 前590年-前573年 在位18年
鲁襄公 姬午 前572年-前542年 在位31年
鲁昭公 姬稠 前541年-前510年 在位32年
鲁定公 姬宋 前509年-前495年 在位15年
鲁哀公 姬将 前494年-前468年 在位27年
鲁悼公 姬宁 前467年-前437年 在位31年
鲁元公 姬嘉 前436年-前416年 在位21年
鲁穆公 姬显 前415年-前383年 在位33年
鲁共公 姬奋 前382年-前353年 在位30年
鲁康公 姬屯 前352年-前344年 在位9年
鲁景公 姬匽 前343年-前323年 在位21年
鲁平公 姬叔 前322年-前303年 在位20年
鲁文公 姬贾 前302年-前280年 在位23年
鲁顷公 姬雠 前279年-前256年 在位24年问题七:齐国为什么不灭亡鲁国 鲁国在齐国和楚国之间,齐国想利用他进行缓冲楚国的威胁.
另外,齐国和鲁国在春秋战国时候关系不错 但是也曾经发动过三次战争 齐国三战两败. 最后鲁国灭于楚国!
战国时期,齐为强国,雄据东方,威震天下。威宣之时,为齐之鼎盛时期,也是七雄之一,时楚已先后灭鲁以及鲁南诸国,掩有山东东南部地区,对齐国形成直接威胁,所以随着形势的发展,齐威王时接原有西段长城,继续向东展修,宣王续之,修至滨海,作为对楚的防线。时楚亦为强国,七雄之一,国势强盛,灭鲁胁齐,故战国时期整个齐长城已主要防御楚国了。问题八:鲁国是怎样的一段历史? 鲁国,是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后所建立。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小部分。
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另一说卞县(一作卞邑,今山东泗水)为民,鲁国灭亡。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5年)被楚考烈王迁于莒城(鲁国仅余此一城,今山东省莒县)。姬雠把周礼、仪礼藏于墙壁,薨于柯(今山东东阿),遂葬。
姬雠子姬晦潜逃于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35里阚乡,在鲁国诸公之墓傍而居。汉平帝时期,封鲁顷公八世孙公子宽为褒鲁侯,奉周公祀,公子宽死后谥为“节”,其子公孙相如袭爵。王莽新朝时期,又封公孙相如后裔姬就为褒鲁子。问题九:鲁国是怎么灭亡的 鲁国鲁国都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鲁国也是孔子的故乡。鲁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直到后来周宣王立鲁孝公为止。孝公下传两代到隐公、桓公时,鲁国再次发生政变。桓公之后到鲁庄公时期,鲁国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庄公儿子愍公、厘公时期,鲁发生庆父之乱。厘公下传两代到宣公时,襄仲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昭公之后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流亡死去的。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是,鲁国被楚国灭亡。问题十:鲁国为什么会灭亡? 鲁国都城山东曲阜,邻近周朝(河南),地处中原边缘,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社会开化文明。《尚书??禹贡》记载:“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合同。桑上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圣,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靡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鲁国一带曾是殷民的大本营,属经济发达地区;鲁国“得殷民六族”,(《左传??定公四年》)与殷民同居,文化水准亦较高。
鲁国受封人是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是周王朝王室贵族,受封鲁国是最重的奖赏,在分封候中离周王朝最近,最为丰厚。受封后,周公旦即摄政周成王。周代奉行“厚同姓,薄异姓”,所以,鲁国原来的政治地位较齐国为高。因为鲁国是同姓封国,所以在政治上享有很多特权。如周天子对其赐有宝器、典籍;(《左传??定公四年》)在祭祖时,还享有奏天子礼乐的特权。
伯禽坚持以周礼治国,在位46年,鲁国的政治经济都出现了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但是,此后鲁国逐步衰退,封地不断被侵蚀,最后困守曲阜一带。
鲁国是周族谪亲,自然要维护西周政权的统治,孔子的儒家就是鲁国复辟思潮的代表。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克己复礼”,要人们回到过去,不要变革创新。正是这种儒家之道导致鲁国由强变弱,很快灭亡。
写春秋历史的《国语》,“周语”之后就是“鲁语”,排在第二位。可见鲁国最初的重要地位。但是到了战国时代,《战国策》中秦列第一,鲁没有了。
鲁国的历史大体如下:春秋初诸候分封时,鲁国最强,更强于齐国。但其后逐步衰落。春秋时还算大国,战国时已经消亡。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直到后来周宣王立鲁孝公为止。孝公下传两代到隐公、桓公时,鲁国再次发生政变。桓公之后到鲁庄公时期,鲁国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庄公儿子愍公、厘公时期,鲁发生庆父之乱。厘公下传两代到宣公时,襄仲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昭公之后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流亡死去的。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鲁国被楚国灭亡。
和鲁国相比,齐国是不毛之地,当时称东夷,属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时常发生战乱,就派姜太公讨伐,连疆域都没有给他划,能占到的地方都是他的。姜太公到达临淄的当天晚上,就有人来侵袭,打了一战。齐国的地理条件很差,属于不长庄稼的盐碱地。但是经过管仲的治理,齐国成为春秋首霸,“一匡天下,九合诸候”,如果不是管仲也是周朝贵族后裔,还有对周朝的一点怜悯之心,齐国可能就统一中国了。一直到战国,齐国都是与秦国抗衡的大国,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一个。
齐国的强盛就是因为管仲及其后人的变法改革。秦始皇统一也是得益于管仲后代弟子李斯和韩非子的帮助。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两次最发达时期,也都是使用管仲治国方略的结果。
最早意识到鲁国守旧要灭亡的就是周公。
《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 ,三年而报政周公 。周公 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伯禽是要按照周朝的礼数治国,改变当地的民俗。在用人方面,《汉书??地理志》载:“周公始封,太公问:‘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而亲亲。”太公曰:‘后世浸弱矣。’”鲁国严格执行“周礼”的“尊尊而亲亲”的任人原则。形成了姬姓贵族世代掌权,异姓遭排斥的局面。
《史记??鲁周公世家》:“太公亦封于齐,五月......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