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奸为何得宋徽宗宠爱?他们各自有何本事?徽宗授予的是实职还是虚职?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3 17:43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12-03 00:46
六奸为何得宋徽宗宠爱?他们各自有何本事?徽宗授予的是实职还是虚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秋
- 2021-12-03 02:07
(一)蔡京:在赵佶在位的二十五年中,蔡京是三退四进,当宰相断断续续,共当了十七年,几乎是当到头了。赵佶轻浮易变,一时一个主意,他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贬斥蔡京,但是蔡京稳如泰山,以不变应万变。赵佶听了别人议论,认为有理,可以把蔡京痛斥一顿,贬出朝廷,蔡京绝不辩护,唯唯连声,什么都认账,什么都认错。但是隔不了多久,赵佶又会把他找回来,照样宠信,好像没有发生过贬斥的事。这是因为,赵佶轻浮的个性,蔡京是摸透了的。赵佶为什么这么宠信蔡京,因为蔡京这个老臣与历朝历代许多老臣都不相同,别人看见有人做过火的事会去劝止,蔡京看见有人做过火的事会去鼓励,会去火上加油。这种小人行径别人做不出来,他就做得出来。蔡京就凭这种本事当了一辈子宰相。赵佶选来选去最后还是会选到他。任职经历: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即状元),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实职)。(二)童贯:此人是个太监,原在苏州、杭州管理“制造局”,监造各种器物,所造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裱、雕刻、织绣、诸色织物,深得赵佶喜爱。每天役使工匠万人,所需材料大都强征自民间,骚扰东南成一大害。蔡京和他私交甚厚,还想拉他一把,就帮他活动了一个监军的位置,让他到西北前线去走了一遭。让太监当监军的事,唐代就有,以太监去监督将领作战,本非善策。但是童贯和一些将领到了西北边疆,并非是去开边,也不是收复失地,而是挑拨一些边疆民族让他们自相残杀,自己从中牟利。从表面上看,似乎也打了一两场胜仗,实际上是和几个边疆民族都结了仇,后患无穷。童贯回到南方之后,就标榜自己的“战功”,从此改任军职,实际上并不带兵作战。凡是需要做样子带兵的时候,就大吃空额,比制造那些器物赚钱来得更快。反正当文官武官都是当官,粉墨登场而已,在蔡京一手包庇之下,这个对打仗一窍不通的太监,居然穿起金盔金甲,当起将军来了。任职经历: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实职)。(三)朱勔:是苏州的大商人,世代经商,颇有实力。因为赵佶酷爱花石,花石的出产地在太湖一带、江浙地方,蔡京就示意朱家搜求珍木异石以进,大为赵佶所欣赏。蔡京就在朱家设应奉局,专管搜求珍木异石之事,而总其名为“花石纲”(水上运输队十条船称为一“纲”)。 任职经历:庆远军承宣使,宁远军节度使(虚职)。(四)王黼: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竟然以面貌姣好举止风流而受宠于赵佶。他先是走蔡京的门路,后来居然一度取代蔡京,当了宰相。为了大肆捞钱,他不顾脸面,竟在相府之下设立一个应奉司,自兼提领(相府所属的“物资采购供应总公司”的“总经理”),凡是“天下财物,四方珍异”,他都要搜刮,都要经营。到后来,凡“四方珍奇”,皇宫里有的,他家就要有;皇宫里没有的,他家也要有。任职经历:御史中丞,翰林学士,少宰,宰相(实职)。(五)梁师成:本是个舞文弄墨的小太监,因为书法受到赵佶的欣赏,赵佶就让他负责书写御笔号令。后来“御笔”太多,孰真孰假,连赵佶自己也分不清了。做皇帝、做大官,干什么事都可以叫人代劳,未听说“御笔”也有叫人代劳的。后来“御笔”满天飞,真假莫辨,只好一律承认,这事实在是太荒唐。任职经历:睿思殿文字外库(实职),检校太殿,太尉(虚职)。(六)李彦:是赵佶的亲信太监。他们受命设置一个“西城括田所”,清查无主荒田,收归国家所有。这田地的问题,不查没有事,一查事就多。一遇水旱灾荒,老百姓逃荒讨饭,四处奔走,事后回乡,人员既有伤亡,产权也有变化,认真一查,必然有许多人的产权未办手续。兵灾过后,尸骨遍野,地方官抱着救死扶伤的态度抚慰老百姓还来不及,如果派些太监抱着找麻烦的态度来查田,那么,很多田地的产权是一时拿不出铁硬的证据来的。其结果自然是指为荒田,收归国有,强迫农民交租。这个“西城括田所”十年间在京东西、淮南北查出了无数“良田”,立了大功,实际上是有计划地剥夺了无数良民的土地。任职经历:安德军承宣使(虚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