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据英国报道,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理查德。克雷恩认为...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21:19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04-03 21:42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理查德。克雷恩认为,距今5万年前,由于人类大脑发生了生理变化,生活在非洲大陆上的人类祖先爆发了一场艺术、文化以及个体表达上的巨大革命。克雷恩教授称,这场革命始于一场基因突变,正是这场基因突变改变了人类的语言交流能力。一些人类学家确信,正是这场基因突变之后,人类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装饰自己的形体外表,创造抽象的象征艺术。克雷恩教授说,所有这些都是渐进式完成的,由于不同地方人口的素质不问,因此在文化上的进步也会有快慢之分。克雷恩教授认为,过去学术界提起人类文化的进步,生理学上的解释总是被否定的,但是事实上生理学上的解释与当今许多已知现实能够更好地吻合。正是由于这种生理上的改变,人类的艺术创造能力才获得了全面提升。事实上,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支持这种理论的有力证据,它便是最近首次发现的被证明影响人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语言基因”――FOXP2。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观察一个家庭的祖孙三代发现,该家庭几乎有一半的成员惠有遗传病,表现症状包括混淆发音、搞错词语顺序、语言理解困难。结果发现所有患病成员都拥有一个使得FOXP2基因失活的突变。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人类的FOXP2基因与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类似基因存在两个细微的差别,而人类具有语言能力,非人类灵长类则没有。克雷恩说,200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20万年前直到现在,FOXP2从未停止过进化。但是约5万年前所发生的那场突变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当时的人类活动突然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创造一些不具有实用价值、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工制品。克雷恩教授最后说:“这组控制语言和创造力的基因总数1万个左右,正是它们的随机突变,才诱发了人类文化崭新模式的出现。现代生物科技实在太令人惊奇了,没有什么工作比研究基因更让我感到兴奋的了,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永远没有尽头。”6.下列对“语言基因”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语言基因”是5万年前给人类带来艺术、文化以及个体表达上巨大革命的生理因素。B.“语言基因”是使人类拥有装饰自己的形体外表、创造抽象的象征艺术能力的基因。C.“语言基因”是在生理上影响人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控制人类创造力的基因。D.“语言基因”是显示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类似基因存在细微差别的关键。7.根据原文,“语言基因”的发现对人类文化研究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非洲大陆上的人类祖先爆发的基因突变改变了人类的语言交流能力。B.学术界对人类文化的进步不仅作出社会学的解释,而且认可生理学上的解释。C.人类了解了自己如何会创造一些不具有实用价值、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工制品。D.使得科学家们发现了总数1万个左右的控制语言和创造力的基因。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5万年前人类祖先爆发的一场艺术、文化以及个体表达上的革命始于一场基因突变,人类语言交流能力发生了改变。B.基因突变使人类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装饰自己的形体外表,创造抽象艺术。当然,这些文化的进步是渐进式的,有快慢之分的。C.“语言基因”控制着人类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诱发了人类文化崭新模式的出现,促进了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D.在科学家观察的家庭中,所有患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疾病的人都拥有一个使得Foxp2基因失活的突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4-03 23:17
6.C(A、B、D项。概括均不全面)7.B(A项,不是从人类文文化研究的角度说的;C、D项只是某一个方面的影响)8.C(不是“语言基因”而是基因的随机突变诱发了人类文化崭新模式的出现,语言基因也没有“促进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4-03 23:34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