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法华经讲什么?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8 07:10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11-17 16:09
法华经讲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11-17 16:18
法华经大义:
  序品第一 :佛陀放光现瑞,欲说法华。文殊释众疑: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方便品第二(本经的重点):佛告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譬喻品第三:舍利弗听了佛的言说,明了诸佛方便教化之事,佛即为他授记,舍利弗见大众还有疑惑,又再请佛细说,佛便以三车作譬喻,再次显示方便,以引导众生。-----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暗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暗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冤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悯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hē)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信解品第四:摩诃迦叶听了佛所讲的比喻,也明白了诸佛方便教化之事,说道: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稀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摩诃迦叶并用穷子之喻,比喻自己,以显示诸佛方便教化之理。
  药草喻品第五:佛听了摩诃迦叶的比喻,又以药草为喻,开示摩诃迦叶诸佛方便教化众生之事:诸佛说法如雨法雨,一雨所润,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各称其性而得生长。
  授记品第六:佛说完这个比喻,既为摩诃迦叶授记,同时因为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目犍连也听到了形容诸佛方便教化的药草之喻,佛便又为他们一一授记。
  化城喻品第七: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幸有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殷勤祈请,才生方便教化之心而成佛。-----佛又进一步指出: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众生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因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及诸大众,闻佛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众生说法、拔出众生处处贪著之事。佛即为其及五百弟子授记。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或显(阿难为佛侍者)或密(罗侯罗密行),凡是听闻法华经(学无学二千人),明了诸佛随顺世间若干种性,而方便教化者,皆当成佛,世尊均一一为其授记。
  法师品第十:因法华经有无量功德,众生皆应为弘扬法华经故,作大法师: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
  见宝塔品第十一:多宝佛灭度后,为听法华经故,从地涌出,更示法华经之稀有难得!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世尊过去劫时,为求法华经,愿身为奴仆。提婆达多虽在地狱,因法华经故,亦当得成佛。裟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亦因法华经故,女身成佛。更显法华经之功德不可思议。
  劝持品第十三:众大菩萨明了法华经之不可思议功德,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劝发众生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安乐行品第十四(本经重点):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作大法师,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又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地皆震裂,而于其中,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均能于世尊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法华经。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佛入涅槃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若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解其言趣,深心信解,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若人于法会中,得闻法华经,乃至于一句一偈,随喜为他说,其福不可量。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世尊前身为常不轻菩萨时,柔和忍辱,受持法华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部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如来现大神力,出广长舌相,示教令喜,引导众生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法华经。
  嘱累品第二十二: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药王菩萨以身供养法华经,又燃臂供佛,诸供养中为最。如佛为诸法王,法华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妙音菩萨以大神通力现种种身,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处处为诸众生说是法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方便化现,度脱众生,更是受持法华经的典范。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药王菩萨、勇施菩萨、毗沙门天王、持国天王、罗刹女等各说神咒,以拥护受持、读诵、修行法华经之人。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药王菩萨、药上菩萨以种种方便,引导妙庄严王等人听受法华经,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普贤菩萨以种种方便,劝众人发心受持法华经:----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罗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亦为供养法华经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经,尔时我复乘白象王现其人前。其人若于法华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与共读诵,还令通利,尔时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得见我身,甚大欢喜,转复精进。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名为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得如是等陀罗尼。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11-17 17:39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法华经是告诉众生成佛的方法和途径。
  • 2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11-17 17:23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
在大乘佛法兴起的时代,有了以“声闻”、“缘觉”为二乘或小乘,以“菩萨”为大乘的说法。《法华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结集的代表作品,提出了“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思想,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如“化城喻品”所说),开启了“回小向大”的门径,这是一种崭新的学说思想,也是本经的主旨所在,在佛教思想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