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大禹治水的简介

答案:4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07:03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2-22 23:01
大禹治水的简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02-23 00:15
简介
  大约在4000多年之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 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 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 以通过汛期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确立了一条与 他父亲的"堵"相反的方针,叫作"导",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的通过。   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据说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他三过家门,都因治水忙碌,无法进家门看看。他的妻子到工地看他,也被他送回。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   禹
  为鲧(gǔn)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他就偷了天上的土叫息壤能自生自长,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十分爱慕,便成了亲。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陕西与山西交界处)。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定海神针。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鸽屿
  • 2021-02-23 02:58
可以百度一下啊,这个要告诉你的话,也是百度上查的
  • 2楼网友:鱼芗
  • 2021-02-23 01:36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 3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2-23 01:15
禹率领民众,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齐心协力、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勇敢,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改变了「堵」的办法,这种执着的精神,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最终获得了胜利,「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面对滔滔洪水。 这个传说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坚毅不屈。 体现了公而忘私、奉献,对洪水进行疏导、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共同战胜了灾难、智慧。尤其可贵的是,置家庭于不顾;大禹为了治理洪水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