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12:57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2-05 05:0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1)不能称前时之闻 (2)受之天也
(3)贤于材人远矣 (4)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小题3】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4分)(1)相当 (2)承受 (3)胜过,超过 (4)能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0-09-16 21:16
(答案→)(4分)(1)相当 (2)承受 (3)胜过,超过 (4)能够 解析:注意本题中字词古今异义和词的活用,比如,“称”不是“称呼、称谓”,在本句是意为“相当”。“贤”本是形容词,在本句中当动词:超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19-12-26 01:04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