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学习计划复习地理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8 18:30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4-28 12:34
有什么学习计划复习地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4-28 14:07
掌握各区位的地理问题,重要城市地理位置和环境问题,了解自然地理,建立地理模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4-28 17:00
1.坚持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的习惯。
预习不仅是学习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可提前以学案的形式通知学生预习的内容,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做到提前想、提前做,争取学习的主动性。预习得好,可以体验到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可以发现知识的重点、难点、层次结构、可以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课,提高听课质量。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预习好呢?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边预习边注记的习惯。如划出重点句子、圈出关键词语、用有色笔点出图的性质、事物名称、位置等。总之,可圈点、批注的内容很多,其符号可以自己创造,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2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每节课上课前,要将课堂上用的课本、地图册、练习本、笔记本等资料备齐,以备课堂上使用,避免现用现找,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造成课堂混乱。每节课上课前,课代表提醒并做检查,教师在课前表扬做得好的同学,以激励其它同学做好。
3.课堂上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根据自己预习情况,结合老师的讲解,将重难点知识或记在课本上,或记在笔记本上,以便复习使用。教师应交给学生一些记笔记的方法,并对一些需要记得重难点知识做一些提醒,帮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每节课结束后,表扬一些记笔记好的同学,并把他们的笔记在班上做一下展览,帮助那些不会记笔记的同学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4.养成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习惯。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学生通过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可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和地理区域的方位、范围和基本环境状况;会通过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实数据、掌握地理事实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会填绘简单的地图,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和联系概况。地理课本中有地图(或图表、资料),另外,还有地理图册。在学习地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用图,便可养成用图的习惯。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在读图用图的过程中就会摸索出一套读图的方法。
(1)重视地理位置的阅读
(2)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
(3)在读图中注意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注意通过读图发现问题。各种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在同一幅图中也有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图时注意发现和探究。
(4)填图和绘图
通过地图掌握地理事象的分布,填图是不可少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做填图题要注意:不能照着有关图抄,而要默填,做到看书不填图,填图不看书,才有好的效果。
4.认真练习习惯的培养
(1)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习惯包括姿势(坐的姿势和握笔姿势)、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书写速度。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既可养成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又能使他们训练出一手漂亮的字。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并且经常提醒学生注意纠正不良的书写习惯。
(2)有认真审题的习惯。“粗心”是学生考试时的大敌。考试能不看错题、不漏填图,对考试经常失误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把练习当成考试,才能在考试时轻松自如。这样能减少考试失误,把不该丢的分全拿到手。所以在平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才能考试时少失分。
(3)有细心检查的习惯。平时要训练学生答完题细心检查,尽量减少失误。
(4)养成课后复习,并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的习惯。大多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的知识容易遗忘,这就要求学生课后经常复习,巩固记忆学过的知识。要求教师每节课抽出5——10分钟的时间对上一节课的知识进行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
- 2楼网友:青尢
- 2021-04-28 16:49
养成良好的习惯!早上固定时间起床,起来读书,提提神。去学校放声大读,培养语感。上课集中精神,课后5分钟及时巩固知识(上课精华),休息一下。下午睡午觉!写早上的所有作业,尽量全写完,不够的晚自习第一节再补!后两节预习明天新课和做参考书复习!晚上11点睡,在此之前回顾今天的一切!特别是功课!这些你花30天就能养成习惯了,很有用的!加油,坚持住!
( ⊙ o ⊙ )啊!自制力是意志力的体现之一!提高自制力就得提高意志力!可以尝试去跑长跑,磨练自己!方法有很多,还可以一直读一本书,看自己是否能坚持下来、!很难做到的!你要加油、!现在练好了,以后帮助很大!
- 3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4-28 15:35
理解 和死记硬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