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老舍《济南的秋天》赏析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04:29
  • 提问者网友:捧腹剧
  • 2021-03-16 20:39
要从写景手法和语言上赏析

谢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03-16 20:59
一切景语皆情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观点,那么你内心缤纷复杂的情感借助于怎样的表达,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呢?对于纯粹描写景色的文章,这尤其困难。但是,那些经典作品却能把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达到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里,老舍先生把自己对济南深深的喜爱、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文中在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济南的冬景时,处处都洋溢着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加掩饰的喜爱源自他的经历。老舍25岁以前一直在北京生活,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多雾的伦敦生活了六年,回国途中又在新加坡的毒日头下居留了半年。一回国,就定居济南。和北京的风沙、伦敦的雾气、新加坡的艳阳相比,济南令他格外地陶醉、情不自禁地喜欢 。所以,他爱济南。就把那份真诚的情感倾注在了文章里。恰如庄子所言“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唯有情真,方能动人。

本课的抒情艺术堪称经典,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一、直接抒发感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开头先生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进行对比后由衷地说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把自己对济南的喜欢毫无矫饰地表露出来。在写济南的山时说,“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直诉肺腑,你可以清楚地读到作者的深情与赞美。最后在结尾部分写道:“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充分地抒发了“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吻合主旨,再次扣题。

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都没有独立存在,都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水到渠成地涌流出来。

二、间接抒发感情。

间接抒情是依附于人事,依附于景物,依附于道理的抒情,也就是通过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来表现。本文主要是通过描写来抒情,但是,方法不拘一格。

情附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曲折地表达情感。比如第二段“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用精彩的描写创设优美的意境,不知不觉流露出深情。

第三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微微露出点粉色。”第四段“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第五段“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在这些美丽的画面和意境中,饱含了作者的喜爱与欣赏之情,表现了他内心深处对济南的热爱。

缘情造景,情融于景,使得客观事物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 比如本文,因为老舍先生是那么地喜欢济南,所以在他眼里,济南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全文无一处不扣着这样的描写,他眼里济南的一切都只与美有关联。整篇文章,字字句句紧紧地缘此成文,例子比比皆是,不再赘述。

要特别一提的是,在具体对济南景色的描写中,不仅实写如此,虚写也紧扣“美好”而写。从而,虚实相生,联想丰富,表露感情。如由“这一圈小山”想到世间最温馨的“小摇篮”而济南自然成了“小婴儿”;雪后的山,矮松上落了一层雪,便是亭亭的“日本看护妇”。全白的山尖儿,是“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而有的地方雪化了,有的地方还没有,便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当阳光斜射在山腰上时,露出的粉色成了“害了羞”的标志;冬天的水,水藻真绿,就想到“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从天上、地下的“清亮、蓝汪汪”联想到“空灵的蓝水晶”……可谓“不尽之意在言外”,含蓄蕴藉,令人陶醉。

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3-16 23:18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 2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16 21:56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观点,那么你内心缤纷复杂的情感借助于怎样的表达,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呢?对于纯粹描写景色的文章,这尤其困难。但是,那些经典作品却能把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达到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里,老舍先生把自己对济南深深的喜爱、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文中在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济南的冬景时,处处都洋溢着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加掩饰的喜爱源自他的经历。老舍25岁以前一直在北京生活,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多雾的伦敦生活了六年,回国途中又在新加坡的毒日头下居留了半年。一回国,就定居济南。和北京的风沙、伦敦的雾气、新加坡的艳阳相比,济南令他格外地陶醉、情不自禁地喜欢 。所以,他爱济南。就把那份真诚的情感倾注在了文章里。恰如庄子所言“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唯有情真,方能动人。 本课的抒情艺术堪称经典,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一、直接抒发感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开头先生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进行对比后由衷地说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把自己对济南的喜欢毫无矫饰地表露出来。在写济南的山时说,“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直诉肺腑,你可以清楚地读到作者的深情与赞美。最后在结尾部分写道:“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充分地抒发了“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吻合主旨,再次扣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