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读音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同?比如 子 有两种读法 分别是:zǐ zi子子孙孙的子 读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05:00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2-24 00:56
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读音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同?比如 子 有两种读法 分别是:zǐ zi子子孙孙的子 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02-24 02:02
这是现代汉语中的变调现象.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音节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在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下列几种:(一)上声的变调上声音节的字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调值不变.但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变35,这叫逆行异化;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有的变35,有的变21.例如:在上声前 水果 了解 领导 演讲 保险 打扰 反感 考古 老板 美好(变35)在轻声前 (1)捧起 等等 讲讲 想起(变35) (2)嫂子 姐姐 毯子 奶奶(变21)2.三个上声相连,根据词语内部层次的不同,前两个音节有两种不同的变调.一种是第一音节调值变读21,第二音节调值变35;一种是前两个音节调值都变读35.例如:很勇敢 小老虎(2135214) 展览馆 管理组(3535214) 展览馆 女子组 蒙古马 采访者 讲演稿 手表厂 总统府 洗澡水3.如果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则可以根据词语含义适当分组按上述办法变调.快读时,也可以只保留最后一个字音读214,前面的一律变为35.例如:彼此友好 买把雨伞 很有好感 远景美好 种种想法 厂长领导 可以理解4.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在阴平前 首都 北京 统一 女兵 火车 雪山 海军 打击 体操 广播 崭新 在阳平前 祖国 海洋 语言 改良 保留 检查 狡猾 水平 隐瞒 整齐 女儿 解答 在去声前 解放 土地 巩固 鼓励 保密 党性 岗位 巩固 改正 古怪 审判 请问 展示轻声音节原调为上声,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一是变读阳平(调值35),二是变读半上(调值21).例如:变读阳平:等等 走走 讲讲 管管 早起 想起 讲起 打点 变读半上:嫂子 碾子 本子 毯子 耳朵 姐姐 奶奶 姥姥 轻声音节原调为非上声,上声变读为半上(调值21).例如:上声+轻声(原调阴平):打听 眼睛 尾巴 比方 讲究 北边 嘴巴 上声+轻声(原调阳平):老实 起来 里头 本钱 老婆 早晨 脊梁 上声+轻声(原调去声):宝贝 爽快 点缀 脑袋 妥当 底下 哪个在现代汉语中,由两个音节组成的词占绝大多数.前一声调的尾部和后一声调头部相连时,总是互相迁就,两个阳平相连时,后一阳平竟成了低升,两个去声相连时,前一去声固然变“半去”,而后一去声也成了低降.(二)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53.例如:“信念、变化、办事、快速、互助、大会”等.(三)“一、不”的变调“一”、“不”及“七”、“八”都是古代的入声字,发音短促,部分方言仍保持着短促的读音,不容易读出它们准确的普通话声调,而在普通话里,“一”、“不”是高频率出现的常用字,并且在普通话语音里这两个字的声调还会受其相连音节声调的影响而出现变读现象,但变调是有规律可循的.1.“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一”念阴平(55),“不”念去声(31).例如:一、二、三 十一 第一 统一 划一 唯一 万一 第一号 他住在一楼 表里如一不 偏不 你去不?(不变)2.在去声前,一律变35.例如:一夜 一样一见如故 一向 一定 一块儿 一遍 一道 一件 一面 一次 一套 一下 一个 一束 一段 一辆不必 不便 不测 不错 不但 不断 不对 不料 不论 不妙 不怕 不去 不是 不适 不懈 不信 不幸 不要 不易 不用 不愿 不在 不怕 不够 不看 不像 不是不去不干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51).例如:“一”+阴平:一边 一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雁书
  • 2021-02-24 03:03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